其实这几天在省城有了些奇怪的流言,据说这一次省试的解元已经内定了。按说科举考试的制度严格,尤其是从省试开始,卷子都要密封糊名,理论上内部操作的可能性不大。
但是科场黑暗,舞弊之事又不是没有发生过,所以作为饱读诗书的秀才,却反而宁可信其有,也因此对这流言的主角起了敌意。
这主角当然是叶行远。他在省城虽然已经刻意低调,不愿意抛头露面横生枝节,奈何锥置于囊中,终究要脱颖而出,自身实在太过优秀,挡都挡不住。
一到省城的桃花文会,叶行远推唐师偃出来挡枪,减少了许多麻烦。但是之后流民事件紧迫,他不得不亲自去处理,这难免就在有心人面前露了相。
再之后叶行远不骄不躁,躲进小楼成一统的读书,倒又扳回了不少。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科考的发榜撤榜事件,彻底将叶行远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省内三位大人同时约见叶行远,王学政明明已经发了科考过关的榜单,叶行远榜上无名,但却硬生生撤回,重新发榜的时候,叶行远又排在第一。
这叫人怎么能信服?此后叶行远忙于流民和鸦神的祥瑞,并不在省城之中,但传言却一直没有断过。等到他返回江州,继续蜗居于鸦神庙之中闭户读书的时候,流言已经甚嚣尘上,最后就演变成了现在这样。
有人说的有板有眼,“叶行远这人背景极深,只怕与京中大佬有关系,你看他连着县试府试的案首,文章却不曾流传于世,据说都是秘发入京,哪有这个道理?
王学政不知其中内情,吃了个哑巴亏。堂堂一省学政却不得不打落牙齿和血吞,重新给他科考第一。单从这一点,便可知叶行远的厉害了!”
有人反驳道:“话虽如此,也未见得叶行远就能内定解元,省试可不同于王学政心血来潮搞出来的科考。在众目睽睽之下,解元之位私相授受,不怕激起民愤么?”
先前说话的人嗤了一声,“天真!你可曾听说抚台、藩台、臬台三位大人,都曾想单独召见叶行远?你想想他背后是何等势力?解元之位,于我等是天大之事。但对于他这种人来说,也不过是一步台阶罢了!”
众人不解流民内情,纵然有所耳闻,也只是略知皮毛而已。见省内三位大人都对叶行远另眼相看,王学政与他做对都灰头土脸,只觉得是叶行远或有厉害的后台,心中就不免有各自不同的打算。
恃才自傲之人自是不愤,恨不得将这走后门的小人碎尸万段。但也有人心中畏惧羡慕,上杆子想要巴结。省试之前的这次集会。便是各色人等接触叶行远的最好机会。
秀才爱集会,平日无事也是三日一小集,五日一大集,如今借着省试。难得各府各县的精英汇集一堂,不集反而是咄咄怪事。
这次文会乃是省内几位富家公子发起,借了一位官宦的老宅园子,虽不如穆百万家中豪奢。却精细雅致,颇有读书人的格调。
叶行远会着唐师偃姗姗来迟,本想低调的进门。可惜省中秀才虽然未必能认得叶行远,但对走了狗屎运发了一注大财的唐师偃岂能不识?纷纷上前,堆笑寒暄。
唐师偃与叶行远交好,他既然被人认了出来,那自然有不少有心人关注唐师偃身边之人。眼看此人长身玉立,面色淡然,年纪虽轻,一身的气势却甚为不凡,心中也自有了认定。
“这人就是叶行远?还以为是什么三头六臂的人物,原来也不过如此!”一个锦衣男子厌恶的瞄了他一眼,低声向身边人询问。此人姓秦名霖,乃是江州官宦子弟,才名素著,三年前才十四岁便考中了秀才,因丧母守孝,未曾参与省试,一直拖到了今日。
秦霖自负才高,又闭门苦读三年,目标就不仅仅是一个举人功名,而是要一举夺魁,方能显他的本事。偏偏此次出了一个叶行远,据说内定第一,叫他怎么能不生气?
旁边有人吓了一跳,赶紧劝道:“秦兄噤声!这人来历非凡,你们秦家在江州虽有些势力,但怎能与他相比?万万不可惹他!”
秦霖面色发白,心中虽然害怕,却依旧嘴硬恼道:“怕他做什么?吾辈读书人,胸中有浩然正气,威武不能屈,难道还怕这些恶势力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