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第 78 章 四大发明与工业革命8

2023-11-17 作者: 西羚墨

乾隆年间,大英帝国为了通商,派遣使节马嘎尔尼来到华夏,给清朝皇帝献上贡品请求通商。

在这些贡品之中国,有六门榴弹炮,和西方研发制造的毛瑟枪、连珠枪。

“尊敬的皇帝陛下,这是我们大英帝国最新的武器,现在我们已经用火器完全取代了冷兵器的刀剑。”

大臣露出委婉而暗含得意的笑容:“我朝在几l百年前就已经有了火器。”

“哦我知道,我们的火药和最初的火器就是从贵国传播而来。”马嘎尔尼的态度非常谦卑,或者说是整个大英帝国对通商的意愿非常强烈。

“请准许我为您演示一番。”

乾隆皇帝带着高高在上的态度:“行吧,也看看你们学习成什么样了。”

大清君臣骄傲的态度,从马嘎尔尼开炮之后吓得荡然无存。

完全不同的射程和火力,炸响之后让一群大臣吓得魂不附体。

乾隆的淡然脸色浑然不见,看到马嘎尔尼疑惑的表情,端起架子教训道:“如此残忍的杀伤力,有违天和。”

马嘎尔尼:???

火药不是你们发明的吗?火器也是你们发明的,你们打仗使用火器就没有有违天和?

但是为了通商,为了女王,被斥责也忍了。

既然杀伤力太大的不接受,那换一个。

马嘎尔尼拿出巴掌大小的火柴,取出一根不到手指长的火柴棒,用红色火柴头的一头在火柴盒侧面轻轻一划,手里细细的火柴棒亮出一束细小的火苗。

大臣们缓过神来,此时看到小小的火苗完全不构成威胁,连连称赞:“不错,好逼真!”

“宛如真火!”

马嘎尔尼更疑惑了:这就是真火,他们误会了什么吗?

乾隆帝兴致勃勃:“这是西洋幻术吗?”

“不,这是火柴,可以用来点火。”马嘎尔尼的表情顿时微妙起来,“我听闻,华夏在宋朝时期已经有火柴了。”

乾隆帝顿时尴尬了起来。

南北朝时,北齐刚刚被灭,北齐后妃流落民间,无以为生,只好根据自己在宫中学到的手艺,在民间摆摊。

她正在给人推荐自己制作的火柴,当时叫做发烛:“您看看我这发烛,比蜡烛好用,可以应急。”

这时天幕放出火柴,后妃茫然抬头,曾经娇俏的脸上已经因为生活的蹉跎染上风霜。

她看着马嘎尔尼手中的火柴,一愣:“火柴,这不就是发烛吗?”

只不过比发烛更小,更容易携带了。

客人见到原来后妃卖的就是天幕上的东西,顿时大喜:“你这些发烛,我全要了!”

与天幕同款,还是后世皇帝都没见过的东西,今天可算是赶趟了!

到了宋朝初年,发烛更加普遍。

“嘿,这不是引火奴吗?”学者陶谷正在与友人喝茶,看到火

柴哈哈一笑,

跟同座的友人解释,

“引火奴可以引发蜡烛,古称发烛。夜晚若是有急事,可以用来暂时替代火把灯烛。”

友人询问:“你会做?”

陶谷十分自信:“这有何难。劈杉木成细条,染上硫磺,放在一边。需要使用的时候摩擦杉木条,只要摩擦出一点火星,就会立刻起火,得到一个小火把。看起来就像是引来火焰的小奴儿,所以才叫引火奴。”

【火柴,在现代还有老人叫它“洋火”,其实同样起源于华夏,只不过大小不同,而且成分不同。】

【硫黄不能直接燃烧,主要是促进杉木或者松木摩擦时的火星壮大成火苗。古人称之为把“阴火”变为“阳火”。】

【到工业革命时期,西方人发现了“磷”,这才有了现代火柴的诞生。】

不知道是不是东西方化学家的共同点,都对“点石成金”很感兴趣。

华夏古代有方士沉迷“点石成金”,在西方同样有这样的化学家。

1669年,欧洲兴起化学实验,德国人亨尼格·布朗特有个朴素的梦想,想要“点石成金”,

有一天,布朗特在汉堡自己的实验室中,冶炼各种金属,企图从中炼出黄金。

他大胆地把白砂、木炭、尿液等放在曲颈甑中加热,当火烧得很旺时,突然从瓶里冒出一股白烟,凝结成一团白蜡样的东西。这团东西在黑暗中会闪闪发光,涂在墙壁上会留下光亮的痕迹,一遇到空气就会自燃起来。

布朗特给这种很容易自燃的新元素取名为磷,意思是“发光体”。

几l年后,生活困顿的布朗特将磷的提炼方法以200个银币出售给了化学家克拉夫特。

克拉夫特在游历欧洲的过程中,又将用尿液提取磷的方法告诉了包括波义耳在内的很多学者,于是化学家们兴起了一阵研究尿液的风尚。

经过不断的实验后,1680年,波义耳第一次用磷点燃了一端带有硫磺的木棒——这被认为是现代火柴出现的开端,磷与硫磺的配方也就成为了现代火柴的主要成分。

晋朝,南昌人许逊看着天幕上研究“点石成金”的“同行”,沉默了。

他突然觉得自己还是不够大胆,别人连自己的尿液都能下手提炼,他弄一堆金属炼丹算什么大胆。

最关键的是,别人还真从尿液中提炼出了有用的东西,这让他都忍不住心动了。

那什么自动燃火的火柴,看起来好像很简单,还可以从尿液中提取。

至于硫磺,他炼丹本就需要,不缺这些。

县里今年收成不好,收获季节必然有灾荒,不如,提炼一下尿液试试?

万一真提炼出了磷,制作成火柴,卖给贵人也可以换一些救灾的粮食。

许逊想了想,义无反顾走向自己的炼丹房。

平日在一旁帮忙的丹童连忙问道:“师父,要开炉吗?”

“嗯。”许逊浑身不自在,僵硬着表情道,“为

师要用毒物提炼丹药,

你先出去,

不许让任何人进来。”

年幼的小童子不知为何,但很乖巧的应下,出门去帮师父守门。

许逊听到童子站在门口,还是不满,让对方走远点,等听到脚步声远去,这才走到炼丹炉面前,深呼吸一口气,做足了决心,拉开腰带——

【当然,现代的磷不再非要从尿液中提取,主要是工业提取。】

许逊气得差点踹翻炼丹炉:天幕你为何不早点说!他已经弄脏自己的炼丹炉了!

【而且白磷有毒,后来用红磷替换又容易发生爆炸,经过多番研究才出现了现代的安全火柴。】

这下,许逊平静了。

罢了罢了,别说红磷更容易爆炸,白磷红磷都没到手,完全无从对比。

好歹知道了一种能试验的提炼方法,用就用吧,脏就脏吧。

许逊按照天幕说过的法子,往炼丹炉里再加入白砂、木炭等物体,开始加热燃烧。

闻到加热后奇怪的味道,许逊想到白磷有毒快速捂住鼻子,但是还是得继续实验,脸上露出绝望的神色:

为了点石成金,为了全县百姓,他真是付出了太多!

【1855-1856年间,英国药剂师阿尔布拉特、瑞典火柴制造厂主伦德斯特罗姆和德国化学家博特格等人,先后将火柴梗渍涂氯酸钾、二硫化二锑和树胶的混合物,在火柴盒两侧涂红磷药料,使用时,将火柴梗在火柴盒侧面轻轻擦划,就可以轻松点火。

至此我们今天使用的安全火柴就诞生了】

天幕放出划火柴的简短小视频,有红色头的小棍棒,轻轻在纸盒侧面的红色砂纸上一划,火苗就轻松被点燃了。

刘彻第一次对方士有了好感:“方士原来也有用,很好!”

天幕提到过欺骗自己的方士,刘彻当时就派兵去抓,现在发现还是可以继续抓,抓回来研究火柴也不错。

一想到天幕说白磷有毒,刘彻觉得,方士可以做抓点,毕竟以后要变成消耗性人才。

想到这里,刘彻顿时记仇的心都没了。

跟个死人计较什么,尤其是临死前还得为大汉的火柴事业贡献力量,他不但不记仇,还愿意死了之后加一些封赏,保证死的体体面面。

【从《南京条约》出现后,西方人直接在华夏办火柴厂生产“洋火”,“洋火”一度侵占了华夏的火柴市场。

一直到1920年,刘鸿生创办了鸿生火柴公司,研发出属于华夏的安全火柴,这才打败了在华夏统治30多年的瑞典火柴,点亮了华夏自己的火花!】

“想不到,小小的火柴竟然也能关系一国尊严。”

赵祯朝代,满朝文臣都是后世鼎鼎大名的大文豪,可见平日的风气。

文人骂人起来,更是犀利。

“那什么大清,实在是太丢人现眼!”

推行庆历新政的范仲淹看不得华夏落后的场面,气得吹胡子瞪眼。

“我宋

朝那么多科技,

那么多火器,

他都白学了吗?”

“什么白学,学会了也不会这样,不让别人学自己也不学习,真是……”欧阳修气得恨不得立刻写诗骂人,骂满清,骂洋人,但是想想又觉得浪费自己笔墨,最后化为一句唾弃:“不愧是蛮夷!”

富弼言简意赅两个字:“丢人!”

“汉人的江山,还得靠汉人来守。”年轻的包拯作出结论,“蛮夷入关后只觉得是抢到了别人的田,只顾着烧杀抢掠,哪里会珍惜。看看他们烧书,懂什么叫珍惜?”

大家深以为然点点头,在骂人方面达到了高度统一。

提到烧书,可谓是拉满了大宋人的仇恨。

整个宋朝对书籍极为爱护,并且是态度很开明的爱护。

宋朝有晒书节,到春季担心书受潮会晒书,担心被虫蛀也会晒书,当然其他朝代也有,比如汉朝《四民月令》有记载汉朝的七月七日晒书晒衣裳。

但是宋朝比较特殊的是,宫廷藏书晒书是允许民间百姓来抄书的,甚至包括很多遣宋使、留学生也可以。

宋朝的晒书节做得像是现代的书展,每年七月七日做“曝书会”。

比如史学大家司马光,就是一位很大方的大藏书家。

他在自家园林“独乐园”中修建了一间“读书堂”,藏书一万余卷,每年曝书会都会邀请众多文人学子前去看书抄书。

皇室同样很大方很开明。

宋朝秘书省在晒宫廷藏书时,持续时间更长了。北宋时期,从五月一日持续到八月,足足两二个月之长。

南宋时期从五月一日持续都七月一日,曝书会是持续两个月。

这个过程,皇室的宫廷藏书不仅对外开放,皇室还会准备茶水果品宽待观赏者。观者可以一边吃水果喝茶,一边观摩皇室藏书,气氛十分轻松自由。

受到皇室风气的影响,民间的曝书会也很普遍,北宋的大相国寺、南宋的开元寺就是当时的民间图书“展销中心”,曝书会一办就是几l个月。

所以当清朝大量焚书,加上八国联军侵华烧杀抢掠后,华夏本土很多珍贵的书籍资料失去传承,还得去日本朝鲜借鉴他们的历史资料,里面有大量的宋朝文献抄书内容。

——当然,也还有日本侵华抢走了大量珍贵书籍的原因,战败后也没有归还,许多重要的文献资料都被迫留在日本。

【华夏曾经因为丝绸,得到了大量的海外资源,被誉为“东方丝国”。】

【但是,朝廷对于纺织的态度就如同对待负责纺织的女人一样,肆意享受她们带来的福利,却从不重视。】

【于是,高傲的大清皇帝也错过了工业革命,错过了一个时代。】

【西方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就是发明了飞梭,以珍妮纺纱机的改造开始。】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还要从华夏偷盗桑蚕,还要进口华夏的脚踏式纺织机来织布;

到了工业革命,变革首先出现在棉纺织业,

在棉纺织业中出现了螺机、水力织布机等先进机器,生产力飞速提高。

1733年,英国机械师凯伊发明了飞梭,大大提高了纺织的速度;

1733年,爱新觉罗·弘历被封为和硕宝亲王,然后忙于祭孔,祭关圣帝君,祭天地,祭太岁,祭社稷等。

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拉开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英国纺织厂开始遍地开花;

1765年,缅军因与暹罗交战,为了军需粮食骚扰大清边境,弘历命令杨廷璋赴永昌抵御缅军,大清对缅甸持续7年之久的战争爆发。

清缅战争期间,大清投入六万多的兵力,缅甸投入五万多的兵力,但是很可惜,清军不适应缅甸的气候,遭遇了类似秦军征百越时的瘟疫与瘴气,更不适应缅甸复杂的地形和植被,屡屡被切断补给线。

最终,大清死伤大约两万士兵,缅甸大概一万五。

而且清朝军队四次出兵皆因种种原因不了了之,花费白银近一千万两,却只同缅甸达成议和。

1785年,瓦特改良型蒸汽机投入使用,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英国纺织厂的布料供过于求,开始向外寻求出口市场,于是大英帝国盯上大清;此后,蒸汽轮船让英国在海上加速度,更快地抵达其他国家和大陆,7年后,成功抵达大清。

1785年,林则徐出生。

1787年,林爽文台湾起义,湖南凤凰厅苗民起义。

……

1840年,英国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强国。

1840年,乾隆皇帝的孙子道光皇帝在位,鸦片战争战败,大清被迫打开国门……

雍正时期,爱新觉罗·胤禛在疯狂打儿子,打的自己都累到快吐血。

前面弘历还在圆明园欣赏烟火盛宴,胤禛以为大清歌舞升平,是弘历晚年才出现危机,但是万万没想到,弘历在位期间,战争从未停止。

内部有汉人和苗人起义,外部有缅甸英国等外邦的威胁,都这样了,他竟然还坐得住???

而乾隆时期,听到原来鸦片战争就是在自己孙子朝,弘历也气得开始打儿子。

原本以为很遥远,没想到废物子孙竟然是自己孙子!

竟然这么近!

他的儿孙这么废物无能的吗!

【宋末元初时期,蒙古人的火药传入西方,西方人当做宝贝珍藏学习;】

【鸦片战争期间,英军缴获了大量的清军火药火器,最后却齐齐抛入大海,因为嫌弃太粗糙太劣质了,没法使用。】

“真是废物!跟清朝一样废物!”

沙角、大角是虎门的第一重门,也是大清与英国人谈判失败后,英国人趁着大臣琦善裁撤海防和对外妥协的时机,向穿鼻洋的沙角、大角炮台进攻,守将陈连升率军坚决抵抗,毙敌二百余,却始终等不到援军。

最终

陈连升战死,

炮台陷落。

战争过程中,大清并非没有使用火器和大炮,然而因为射程太近根本无法射中英军舰艇,被英国人在海船上大肆嘲笑:“哈哈哈哈!瞧这些猪尾巴人,在给我们放烟火!”

——因为清朝人的发型,英国人一直称之为“猪尾巴”,嘲笑大清人是“至.那.猪”。

而英国的枪支丹药,已经在工业革命中得到了快速发展,开始大量使用霰.弹、葡萄.弹、榴.霰.弹、新式爆.炸.弹、燃.烧弹等。

清军这时候主要是什么火器呢?

主要武器是传统弓箭,还有少量的火绳枪——火药是明末的配方,火绳枪是英国淘汰下来的,还有一些红衣大炮——没错,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200年前明朝留下的老古董,还是曾经的实心弹,连明朝末年的开.花.弹都没有。

天幕放出了双方的对比。

从工坊:

清末时期依然是手工作坊,封闭的官方工匠环境下,参考着老旧的明朝火器和荷兰火炮来研究制造,辛辛苦苦人力打铁,辛辛苦苦人力打造大炮;

英国却已经有了完整的流水线生产产业链,有了机床精加工技术和钢铁工业,有大量的线膛炮和后装炮,还有备受重视的军事理论和无烟火药。

他们的工匠,准确来说是工人,在开阔巨大的工厂里,只需要操控着机床,完成自己面前的一个过程,履带会带着完成一半的零件快速传到下一个人手上。

每个工人如同精准的螺丝钉,钉在最合适的位置上,一动不动,精准地操控着自己最熟悉的步骤,也只需要熟悉自己那个步骤。

“这种机器果然强大!”最喜爱宏伟器物的嬴政发出想要的声音。

他看上了机床,看上了履带,看上了枪炮,还看上了工厂……

总之,都喜欢,主打一个都想要。

“这种流水线生产还有个好处,每个工人只熟悉自己的流程,不会导致技术泄密。”墨家巨子看着巨大的工厂,看着那大几l千的工人,看着看复杂的流程步骤,看到了更重要的好处。

若是别人想要偷盗这样的技术,只贿赂一两个人远远不够,就算买通了所有步骤上的工人,但是对于核心技术同样不见得懂。

“大秦可不可以……”嬴政看着巨子,目光火热。

这一次,巨子实在无法违心承认:“陛下,那工厂到处都是钢铁。”

大秦光是冶铁技术都没这么强,更别提机械如何不靠人自己动起来,他们距离的太遥远了。

嬴政也猜到了,并没有生气。

只是一想到自己距离工业革命几l千年的距离,距离太遥远,但是大清明明有那么多机会、距离那么近去接触西方科技,却因为傲慢错过,嬴政就颇为愤怒:“就算不喜欢,如此宝贝先抢过来再说啊,怎么能让敌人比自己强大,一群蠢货!”

墨家巨子:“……”

因为过

于“宝藏”多次被抢的尉缭:“………………”

想起始皇帝抢人才的架势,

他丝毫不怀疑这句话的真诚。

清朝,

被骂的弘历十分悲愤:“朕明明拨了大量钱款用来研制火器啊!”

这一点,弘历并没有造假。

弘历大量拨款去研制火炮,成功的得到了炮筒越来越大、造型越来越夸张的大炮。

然而在射程与爆炸力之上,没有丝毫进步。

鸦片战争时,清军的炮弹要么无法命中英国舰艇,要么命中后根本无法打穿对方的铁壳船,而英军一炮就能击穿清军炮台。

鸦片战争之后,清朝政府单单购买西方火药后,就把射程从100米提升到了400米,可见研究的技术有多水。

在弘历之后,清政府观念更加落后,用于海上防御的炮台看似选了很好的地理位置,然而实际上只是炫耀天.朝威.仪的摆设,在北塘炮台上,甚至真的架上以假乱真的木头大炮。这样造假的结局,就是虎门战役中,清朝200多门大炮,一炮都没命中英国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