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我们该前往哪座王朝的京都?”宁升察觉到问题所在,停下脚步转头看向其余三人询问道。
三人并无考虑过这个问题,经宁升一提醒,个个露出茫然表情,显然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若不然早就会提出了。如今的四人驻足原地,面面相觑,无一人心中有答案。
斯坦启本就不擅思考,原地坐下。
牧晴紧皱眉头,“莫不然我们就先去所在的东王朝的京都?”
“可为期只有十天……”
十天时间,如果选错了目的地,大概率会与通关线索失之交臂。因此选对京都成了当下最重要之事。
伊乙道:“既然杜大人并未明言前往哪座京都,兴许是四大王朝的京都皆可?或许每座的京都找到的线索并不一样,但我相信一定是殊途同归的。”
宁升沉吟片刻,觉得伊乙这番话说的在理,毅然道:“既然如此,那便向着东王朝京都方向出发吧!”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一行四人距离京城越来越近,心弦也被其牵引得时起时伏,尤其是那份期待,简直呼之欲出。不单是可以找到通关的线索,更多的是能够见到其余试炼者。自从进入第二层秘境之后,四人就从未见过任何试炼者。
为何四人能够集合,全靠宁升在其识海烙下魂印,这才能够凭借冥冥之中的感应找到彼此。
夜幕降临,陈渡桥散发着淡淡白芒,犹如夜明珠,在黑夜之中格外显眼。其横跨的河流并不大,只有三四丈宽,任何一位修士都可轻易跨过,显然这座桥并不是为了修士而准备。
这座陈渡桥下的小河很有来头,据说是一条走江化蛟失败的大蛇临死前挣扎而开辟出来的。百里外的广裟江水顺着大蛇逃窜雷劫的轨迹被注入到这条小河之中,以至于此地人杰地灵,从先前的荒无人烟,到如今能够拥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几位是外乡人吧?”一位身形佝偻的老婆婆笑问四人道:“最近许多人经过这陈渡桥,都是前往京城,几位想必也不例外……赶路许久,肚子可有些饿了?来老太婆家里吃些饭菜再走?”
宁升犹豫,怎会有人热情好客到随便见几位陌生人便邀请进家中做客?难道这老奶奶不怕遇见坏人?当然也有另一种可能,这位老太本身就不是好人!
老太看出一行人的犹豫,笑呵呵道:“你们一定认为我不怀好意对吧?”
宁升也不隐瞒,点头坦然道:“如您所说……”
老太说道:“看公子你是个读书人,想必读过‘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而今我们陈渡县便是这圣人口中的大同之地了。”
前一世宁升读到《大同篇》时,总会在脑中憧憬大同社会究竟是怎样的,幻想有朝一日能够亲眼一睹大同社会。而今眼前便摆着一个圆梦的机会,宁升不想放弃。
老太和煦笑道:“几位若是不信,大可以站在村口远远观望一番。”
老太司空见惯,指着陈渡桥道:“站在这座陈渡桥之上,便可一睹整个村庄的全貌。”
陈渡桥所处地势并不高,按站高看远之理,并不能洞悉村庄全貌,显然老太这番话并不符合常理。但宁升竟然选择相信,阔步走上陈渡桥,顿时便被眼前的景象震惊。
远处的梯田被宁升尽收眼底,一层一层往上堆叠的梯田展露出青葱的墨绿色,种植水稻的田面倒映着天空的蓝,田间则是一片绿色,那是自然的芳香。青绿交织间,令人忍不住心向往之,想要像正在田间劳作的农夫们一样弯腰插秧。
远处的重峦叠嶂与这梯田构成一副颇有层次的图画,便是当代最好的画家也难以用手中画笔将眼前这一副绝美景象记录下来。
牧晴见宁升看得出神,以为是受到老太的蛊惑,但她并未感受到有任何幻术波动,便猜想绝对是这座陈渡桥捣的鬼,想要上前一探究竟,却见宁升收回目光,走下陈渡桥。
“果真如您所说,站在陈渡桥上真的能将整座村庄景象尽收眼底。”宁升眼中充满向往,没了猜忌,态度自然显得谦恭,对老太尤为敬重。
老太早已习惯,“不仅是我,我爹娘在陈渡县活了一辈子也解释不了为何站在陈渡桥上能够一睹村庄全貌,明明这地势并不高啊……既然想不通,索性整座村庄的居民都不想了,只将这件事当做一件祖训,代代流传下来。”
宁升好奇问道:“这座村子叫什么名?”
老太有些犹豫,似乎这村子的名字有些难以启齿,但终究还是长舒一口气,解惑道:“太监村。”
“太监村?”宁升忍不住脸皮一抽,显然没想到坐落在山间的这座村子竟然有个这样的名字,旋即又心生好奇,问道:“这村子为何要叫太监村?难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