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前面说过,艾钢炮在上高一时,家中发生变故,母亲被失火烧死。
艾钢炮的母亲,里里外外皆能干,有嘴有心。
艾钢炮母亲的娘家原来有钱后家道中落,在读书风并不算盛的鲁西南农村的舅舅却认为:不管怎样,也应供孩子们读书。
孩子们都去读书了,而且在当地有名的多才多艺,孩子们在学校接受了进步思想,都先后加入了共产党。
可能是受娘家人的影响,母亲既能一人在短时间做得十几个人二十几个人的饭,又能在大事上拿出有见地的意见。
艾钢炮的上面有一个哥哥,艾钢炮的父亲认为:已经在供一个男孩子读书,若再供小的艾钢炮,家里经济就紧张了。
于是就不想让艾钢炮读书了。
艾钢炮大气的母亲则极力主张:再穷,也要供两个孩子都读书。艾钢炮才得以上学。
艾钢炮学习很好,虽然经常帮父亲拾西瓜皮,不常听课,当地县城只有一两所中学,艾钢炮上的高小应届毕业的当年只考上两个人,其中一个人就有艾钢炮。
在中学艾钢炮更是显出了学习能力。后来得益于读书考学才来到城市的艾钢炮,提起母亲,真是感恩加佩服。
艾钢炮的母亲的大主张还表现在一件事儿上:抗美援朝时,艾钢炮的母亲对已当了教师的艾钢炮的哥哥说:好男儿就要保家卫国。
艾钢炮的母亲笑着给艾钢炮的哥哥披上红花,送他去前线。
送走艾钢炮的哥哥,艾钢炮的母亲又哭了。毕竟战火无情,艾钢炮的哥哥此去不知如何,或许……
这些艾钢炮的母亲都想到了,但虽然是一农村女子,艾钢炮的母亲却也有着不差男儿的家国情怀。
艾钢炮的母亲还善良,有人来要饭,她总是给人家饭食,让人家吃饱再走。
邻居们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的,艾钢炮的母亲总是尽力去帮。
手巧的她有闲时就做炊箸,见了认识的熟人就送人一两个……艾钢炮的母亲口才还极好,说话利落,做起事儿也利索。
只可惜,失了一场火,把艾钢炮的母亲烧死了。
艾钢炮的父亲像失了魂似的,只有一个念头,艾钢炮的母亲去了,他也要去……
过了一时间,艾钢炮的父亲让正上高一的艾钢炮辍学了,害怕艾钢炮有别的想法,艾钢炮的父亲特地给艾钢炮剃了一个当地农民的发式。
那意思:你就老老实实回家当农民种地干活。
艾钢炮的父亲很老实,队里让他看粮食,那时候,一般家庭生活困难,家里失了一把火的艾钢炮家,更是难上加难。
但守着队里的粮食,艾钢炮的父亲只要拿一点回家,就可以活命,但艾钢炮的父亲认为:队里让我看粮食是对我的信任,我应该公私分明。
他像爱护自己生命样的兢兢业业地看护着队里的粮食,最后自己却饿死在任上。
艾钢炮一直上学,干农活很吃力,回家乡不久,组织能力很强的艾钢炮,就组建了一所中学,艾钢炮担任校长。
只上到高一的艾钢炮,由于学习好,给上初中的学生讲起课来头头是道,深入浅出,引人入胜。
只是艾钢炮觉得自己因为家里没钱没法继续上学,对家庭困难的孩子,就免收学费。
后来,能交学费的很少,毕竟这所学校是艾钢炮自己组建的,入不敷出,最后因资金的问题,只好关闭了。
回到家乡的艾钢炮又当了农民,艾钢炮觉得像在度废墟上的时光,听说上大学有国家的助学金,为什么不能考大学呢?一个念头从艾钢炮脑前闪过。
要知道,艾钢炮只上到高一啊,六十年代那时候,就是按部就班地上到高三,能考上大学的也是凤毛麟角。
艾钢炮也为自己的大胆想法吓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