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文娟做了近视手术。在大医院做的。近视二十多年,文娟已经40岁,还可以享受后面不戴眼镜,还原一个清晰世界的美好。
想起二十多年前,文娟15岁初三,成绩名列前茅。她想考县城最好的高中,然后考好大学,去大城市工作,生活。
一切美好的愿望都可能被现实击碎。按照当时村里的状况,没有一个女孩会去读高中,早早的辍学帮家里减轻负担。读书是男娃的权利,父母没有那种想法会去供女孩读书。
很多女孩初中毕业就出去进工厂打工,或者在镇上学个裁缝的手艺。文娟的堂姐就是学了几年裁缝学徒,然后进常熟市的服装厂打工。
母亲也有这个想法,不想让文娟读书,因为家里没钱供她,还有个弟弟。弟弟才有权利读高中。
乡下的孩子都比较朴素的想法,即使母亲从小对她打骂,她也从不记恨在心。长大了要帮助弟弟,工作挣钱给母亲。帮家里好起来。
父亲帮文娟做了决定,初中毕业考师范,97年的政策是首先录取师范,再录取重点高中,普高。文娟想起辉煌拼命三郎的初三一年,是人生的高光时刻。全校三百多毕业生,她稳坐第一。
她连小命都不要了,冷风雨雪她没有感觉,吃得最差,睡得最少。有一次周日下午她背着一周的米和咸菜回到学校,下着大雨,她全身湿透,站在教室门口,地上马上一滩水。
那个矮矮的有清骨风的政治老师在补课,叫她回宿舍换衣服。她不回,啪啦啪啦背了一通政治问答。她着了魔一样学习,每一科都是满分。
那个乡村中学的老师们,差不多个个都是有魅力的人,每一个都有各自的逼格和本事。文娟特别幸运,也一生记得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