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兵器怎么办?也不收!连兵器都丢了还是兵么?
对这三个奇葩规定,很多闯军疑惑不解。这兵驿不就是应该为受伤者、掉队者准备的么?让掉队者得到休息,让受伤者得到照顾。强壮的战兵,需要兵驿干什么?
管他呢?先吃饱了再说!
不一会,就有20多个强壮的闯军走进院子,吃起白米饭,抓起馒头,每人还有一块肉,立刻有说有笑起来。
看到部分闯军在兵驿内大快朵颐,受伤的闯军不干了,不一会就在外面吵吵起来。
“同样是闯军,为何让他们进,不让额们进?”
“老子这伤是上阵杀鞑子时留下的,是有功之人,为啥不让我们进去吃米饭?”
说到动情处,一个脸上满是伤疤,大腿被白布缠得严严实实的闯军,突然拿起手中的刀,向在一旁负责甄别的伙计砍去。
对于,外面闹事的伤兵,院内的闯军是暗中同情的。刀枪无眼,谁也不能保证上战场后,就不受伤。难道受伤之后,李自成就不管我们了么?
这也太无情了!
因此,看到有伤兵突然砍伙计,他们抱着幸灾乐祸的心态,小声嘀咕起来。
“都是闯军,凭什么不让他们进?”
“砍死他!看他还敢不敢不让兄弟们进来!”
……
“哎呦!”
随着一声惨叫,闯军们发现,带头闹事闯军的刀,被一个少年夺去,顺势被打翻在地。
这个刀疤脸,大腿满是纱布的闯军,顿时腿上血流不止,哭爹喊娘地在地上撒泼。几名伙计将他按倒在地,扔出兵驿之外。
这少年只有16、7岁年纪,面貌英俊,身穿干净的蓝布箭衣,头戴白色毡帽,看起来像是一名闯军的将领。
只听少年指着被自己打倒的刀疤脸,朗声说道:“在下王之明,是权将军李岩手下副将,负责收拢散兵。以后再有在兵驿闹事的,下场和他一样!”
听说有副将在此维持秩序,在场的所有闯军都闭嘴,变得规矩起来。
排队打饭、安静的吃饭,规矩地休息,有几个甚至主动帮着维持秩序。
一会兵驿就秩序井然起来。
这少年就是前几日在永平府逃脱的朱慈烺。
按照闫若曦的意思,应该立即南下。到山东或是江南占据一块地皮,伺机发展。但朱慈烺却否定了这个建议。
机会?
李自成兵败山海关,不就是一个大机遇么?
至于说南下那是肯定的,但是必须是带着大军南下,否则他一个空头太子,谁鸟呢?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朱慈烺想到收拢降掉队闯军这一招!这才有兵驿不收降军的奇葩规矩。这兵驿招收的是未来的明军,而不是败军的收容站,岂能收拢失去战斗力的闯军?
再者,鞑子就在身后追赶,朱慈烺收拢受伤的兵士,行军速度就会大大迟缓。到时被鞑子追上,恐怕所有人都会全军覆没。那时,朱慈烺可真成了为李自成“殿后”了,这个锅他才不背呢!
其实,这群闯军多是老营兵,从事流寇事业多年,破开封、陷西安时,大多都曾烧杀抢掠,这时受到惩罚并不冤。
想到后世太子案中,朱慈烺南下用的是王之明的名字,他就打出李岩手下副将王之明的名号。
果然瞬间镇住场面。
兵驿中的闯军们吃过饭后,早有伙计打扮的人,用木盆接来热水,让所有闯军都泡了泡脚。
所有人立即都感觉轻松了不少。
一个时辰之后,这个兵驿就收容了300多闯军。
这些闯军都是战兵,经过一个时辰的休整之后,立即排列整齐,神采奕奕,脸上恢复了几分杀气。
虽然表面平静如水,可他心中早就如小鹿乱撞,终于有兵了。有这300兵打底,他坚信,不出1年,他就能带出数万精兵!
朱慈烺点齐队伍,飞身上马,指挥几个兵士赶着10多辆驴车,继续向西进军。他不禁眺望西方,不得已他只能让若曦和小兮兮组织兵驿,不知道她们那边情况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