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姜维是不是真的会听刘瑶的血书,刘瑶心里没底,他只是对历史中姜维最后为蜀汉竭尽心血全力的忠心有个大概的了解,他不知道真实的姜维内心是怎样的,他只是一个闲散王爷,和这位手握重兵的大将军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交往。
他也不确定姜维会不会听刘禅的,然后领军投降,即使刘禅已经被俘退位,不再是名义上的季汉政权皇帝,但刘禅的影响力依旧是举足轻重的存在。
这一切他都不确定,这是一场赌注,一场关乎国运的赌注。
如果成了,便可搬南中救兵与姜维两面夹击邓艾大军,收复蜀都救回刘禅以及被俘宗室,救回刘禅后他该如何自处,他没有想,目前也不敢想。
如果败了,姜维便会献出剑阁,投降钟会,钟会的十万大军就可以畅通无阻的进入蜀中与邓艾会和,到时候再想收复蜀都便是难入登天。
真到了那一步,刘瑶即便逃到了南中搬来救兵,不可能抗衡魏军,最终魏军还是自己还是要覆灭,再逃就只能逃往江东,那么一切都会按照历史的发展,之后就是:“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仅凭东吴之力不过苟延残喘罢了。
想到这里,刘瑶头痛欲裂,索性摇了摇头,不再想这些,明天的事谁能料到呢,七分人为,三分天定,他已经尽力了,就看上天如何安排!
公元263年沔中郡,沔中属于吴国东南边郡,接近蜀汉巴东郡,靠近沔水,自孙权时期便在此地屯水陆大军三万,其目的之一乃是防止蜀汉来袭击,孙权去世后,东吴与蜀汉矛盾渐渐革去,双方常常互相来使,关系日进舒缓,沔中郡也由兵三万逐渐减到了两万。
由于沔中地处边郡,军事冲突不断,需要一个有魄力有能力的武将来镇守,此地的太守便是东吴骁将骆秀。
骆秀乃沔水水盗出身,早年以勇武侠义著称,后来在东吴大将陆抗的围剿下被吴军俘虏,陆抗看其骁勇又讲义气,当下升起爱才之心,便招揽了骆秀,在麾下任军侯,骆秀每战必冲杀在前,屡建功勋。
由于骆秀善水,陆抗便向吴主孙休保举他为司盐校尉,管理一方水上盐政,骆秀没有辜负陆抗的看中,任中兢兢业业,深受吴主孙休赏识,重用他为沔中太守,镇守沔中。
沔中郡府,府中堂厅正在进行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此时沔中太守骆秀却不是坐在堂厅主位,主位上坐的是一个留着八字胡须,相貌严肃,身材削瘦的中年男子。
早在数日前,蜀使百里告急的赶到东吴首都建业,请求面见当时的吴景帝孙休,沿路吴地官员看事态紧急,未敢怠慢,一路不但为其放行,还增盘缠吃食,助其换马速行。
孙休听闻蜀使百里告急来见,立刻召其面圣,蜀使告知魏军邓艾已偷渡阴平小道,攻入蜀中,蜀汉危在旦夕,恳请东吴速速发兵救援。
孙休大惊,立刻召开朝会宣群臣议事。
建业朝堂之上,东吴执掌军国外事的濮阳兴上奏道:“陛下,我东吴与蜀汉乃唇亡齿寒,如果不发兵救援,魏国全面占领蜀地,大军将来从益州南下,我东吴唯恐难以抵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