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第二百四十一章 内阁、六部人选

8个月前 作者: 河蟹道人

这二人都是刘一燝推举的,既然被皇帝任命为内阁辅臣,那现在内阁五人中,刘一燝独大了,叶向高跟沈灌都不能与其争锋。

于是有人悄悄看向叶向高,只见叶向高稳坐钓鱼台,毫无表情,感觉此事与他无关一般。

“这二人忠心辅国,即日起入阁议事。”

“遵旨。”

这两个人选朱由校也想了好久,他其实很想把沈灌的人张至发也拉入内阁,让沈灌跟刘一燝相互制衡,不至于让刘一燝一家独大,但他细想了下,觉得没有必要这样做。

刘一燝自担任内阁首辅来后,一直力图弥合党争,同时也算锐意进取,讲究实干,对自己的改革措施并不排斥,并且有些还是赞同,既然如此自己就不仅不应该制衡他,还应该让他继续掌权,继续帮自己推行改革。

所谓制衡只是君主在威望弱的情况下,制衡臣子,防止一家独大的一个手段,现在自己的威望并不差,何必要牵制自己呢。

再说任命相比较朱国祚跟张至发两人,朱国祯、孙承宗二人有很明显的优点,便是都支持均田均役,朱国祯是均田均役的首倡者,孙承宗是京畿均田均役的推行者。

现在朱由校是铁了心要在京畿推行此事,绝不会半途而废。

现在任命让这两个人入阁,再加上原本就支持均田均役的刘一燝、叶向高两人,内阁就有四人支持此事了,这决心不可谓不大,就不信把这事推行不下去。

在场诸人都是聪明人,来之前就对这四人的履历了如指掌,现在一看皇帝让他们二人入阁,也明白了皇帝的心意,心想赶紧让熟知的京畿士绅不要反对了,朝廷怕是要有大动作了。

内阁人选定了后,下一步就是六部尚书人选了。

还未等众人心定,魏忠贤又从案牍中高举一个诏书,轻咳一声开始宣读起来。

“朕登基以来,黎民亲仰,今闻吏部、礼部、兵部尚书空缺,朕思之痛心,常有裨国之心。有赖群臣群力之策,得妙人选三人,率众共安,以慰我怀,特命赵南星为吏部尚书,孙慎行为礼部尚书,王在晋为兵部尚书。”

当时内阁推举的人选有六七人,但朱由校对这三人比较熟悉。

其中这个赵南星,此人是东林党大佬,万历年间曾任考功郎中,没想到一上任就大举裁汰不合格者和关系户。

其中包括大量内阁举荐的私人,这让朝中纷纷皆恶,最终罢黜在家二十多年,虽然屡次有人推荐为官,但都被万历反对。

现在东林党重新掌权,刘一燝、叶向高等人屡次上书重用他,朱由校也同意了,他虽然对赵南星结党不甚满意。

但现在他也不怕东林党势大,现在朝局也需要他这种刚正不阿,不贪墨,一心为公的人,于是就决定重新启用他。

至于孙慎行跟王在晋,他们之前一个担任吏部左侍郎,一个是兵部左侍郎,对本部事情极其熟悉,现在依次替补情有可原。

特别是王在晋,朱由校在前世中还听过他,历史上广宁之战失败后,熊廷弼被杀,王在晋以兵部尚书的身份经略辽东、蓟镇、天津等地。

他随后提出放弃关外,重修山海关,重关设险,卫山海,以卫京师的策略,遭到孙承宗、袁崇焕等人的反对,只能作罢。

所以朱由校对他印象并不好,心里还是想如历史上一般,让孙承宗以内阁辅臣的身份兼任兵部尚书,但孙承宗现在担着推行均田均役的重任,所以只能暂时选任王在晋了。

“陛下英明!”

这几个人同样是出自廷推出的名单,众人自然没有异议,当即俯首赞成同意。

于是内阁跟六部尚书的人选现在全部确定了,这样一看来,还是东林大获全胜,现在出现了一家独大的景象,不过这东林非彼东林。

经过之前刘一燝跟叶向高的斗争,现在上来的东林都不像之前惠世扬、冯从吾那般的空谈之人,而都是如同杨涟、邹元标的实干派。

这也是朱由校内心认可的东林,东林党非党,所谓东林书院只是一些志同道合之人聚在一起,针砭时弊,高谈阔论的场所。

他们既没有一个纲领,也没有很明确、很具体的主张,里面的人鱼龙混杂,有真的想革除旧弊,改革图新的,也有想以此谋求官位的蝇营狗苟的之辈,不可一概而论。

如今经过朱由校一系列引导,东林党的分化初显成效,现在就该这些真正的东林实干派发挥作用了。

求订阅,求月票。

现在的内阁六部尚书名录,我晚上会放到书友圈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