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者他说目前的西洋之书,都是从汤若望等人带过来的,不是最新的。他本身对西学感兴趣,如果去定要给大明再带些最新的西洋之书来。”
朱由校听着这话,随即用手托着下巴,略微思索起来。
看来孙元化的是有自己想法的,他有其他人所没有的优势,便是他对于西洋情况要比朝廷礼部那些人还要熟悉。
如果去了以后也会更加细致的了解西洋诸国,给自己的介绍也更加详细。
“孙元化拳拳报国之心,朕自然是知道的,如果他想去朕肯定同意。但从大明到西洋数万里之遥,我听西教僧侣说光坐船都要大半年,其中海风、食物、海盗等等凶险异常,朕对其略有担心。”
“陛下,微臣也知道路途遥远艰难,但孙元化并不惧怕这些。这毕竟是我大明第一次去西洋,如果派孙元化去详细了解西洋情况,对我大明甚有裨益。
至于其中的风险,孙元化也是知道的。他已经明言,如果真出事,那就如战死沙场,为国捐躯,还请陛下不用忧虑。”
徐光启听到皇帝的担忧,他心中也是这么想的。只是孙元化早就明了其中风险,哪怕他劝说也无用,现在他只能据实禀报,支持孙元化了。
听到到徐光启这一番解释,朱由校也不禁叹了一口气。
“话说到如此,朕如果不同意,那就显得朕太绝情了。”
他说到这里就望向徐光启,郑重其事说道:
“着任孙元化为户部郎中,提主客司事。此次前往西洋的使团以他为首,全权处理其事。”
徐光启一听心中也暗暗舒了一口气,当即躬身道:
“遵旨,臣为孙元化谢陛下。”
朱由校缓缓点点头。
“你回去多给他嘱咐下,也让汤若望等人说给他说下西洋情况,以及航海注意事项。”
“还请陛下放心。”
“嗯,就这样吧,朕累了。”
见徐光启点头,朱由校也不想说什么了,直接摆摆手让徐光启退下。
看着离去徐光启,朱由校缓缓起身,向御座的对面的墙壁上走去,偌大的《坤舆万国图》挂在墙壁上,格外醒目。
朱由校站在地图旁,目光从北京方向逐渐往下延伸,经大明、南海、菲律宾、马六甲、印度、非洲、最后到了欧洲。
这么长的距离,作为穿越者的朱由校也知道其中的凶险。
因此不管孙元化出于什么目的,是想要立功,还是名声也好,朱由校对此都充满了敬佩。
同时心中也在暗想,既然派孙元化去,那许多对于欧洲的计划,也可以早一些布置了。
-----------------
贵州布政司
俗话都说贵州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山离天三尺三、人无三分银,洪承畴原本以为只是传言,但一进这地界就知道这话所言非虚。
自从八月初接到押送粮草的任务,洪承畴便马不停蹄出发,带着船队沿水路趁着还有西南风,挂帆逆长江而上,前往武昌府。
得亏朱燮元为五省总督,湖广布政司也在其管辖之下。在粮草运到以后,湖广布政司便协助朱燮元调拨民力,水陆兼程赶到贵州。
但一到贵州,洪承畴当即就领略了贵州的特色,山峦峰聚,到处都是崇山峻岭,想要陆路运输很是艰难,只要扼守交通要冲之地,外面很难打进来。
所幸朝廷也知道这一道理,因此在创设贵州布政司的时候,秉承着“固守一线之地”的思想,在前往四川、云南、湖广三布政司的路上设置众多驿站,并在其中广置卫所,鼓励军屯。
原本这些驿站经过上百年的经营早就破败不堪,当地土司也对朝廷越发不恭顺。
但经过万历朝的播州之役跟三月四川永宁讨逆后,西南四大土司的两个都被朝廷平定,现在只剩下水西安氏跟水东宋氏还在,让贵州诸土司有点惧怕朝廷。
特别现在朝廷大军云集,想要一举剿灭水西安氏,众土司们见状也不敢轻举妄动,唯恐得罪朝廷,最后被安邦彦所连累。
当然这些土司也都是看人下菜,他们的所谓不轻举妄动,无非就是在看戏,看这一场战果如何。
如果朝廷胜了。到时候朝廷挟大胜之威改土归流,他们也不敢多说什么。但如果朝廷死活剿灭不了安邦彦,到时候各个土司也不会给朝廷面子了。
但不管如何,洪承畴目前还觉得挺好。
作为贵州布政司左参议,兼粮道御史,他一路待遇还是很好的。贵州西北各土司都不敢得罪这个大官,对其甚是恭顺,纷纷派人前来帮忙搬运粮草。
有了他们的助力,洪承畴很快把粮草押运到了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