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2年,江南的小家庭从各商铺买进国内北地和印度运来的棉花和棉线,在家中织布染布,满足于自给自足的男耕女织生活。
这时,大洋彼岸的英国商人已经运用蒸汽驱动的纺织机械取代水力驱动的纺织设备,在远离水流但是交通便利的地方新建工厂。一个工厂可以雇佣5000多名工人日夜工作。棉布不再是可望不可及的昂贵货品,却能帮助英国人从非洲换取大量的奴隶。
美洲土地上的人们为了从手工拣选棉籽做出的努力也即将在1793年结出丰硕的果实。惠特尼发明的轧棉机将剥除棉籽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五十倍,长绒棉将成为美洲大地上重要的经济作物。
这个时候,青君却在为蒸汽带来的花露而喜悦,为隔壁的小伙伴对蒸馏设备的调整而兴奋。
买了纺织机模型的吴生,闲暇时与妻子一起拼装纺织机和纺纱机。夫妻两对说明书中的阿拉伯数字不太熟悉,但是按照顺序也掌握了这样的数字。
买了纺织机模样的吴江书生,赶了两天路回到家,按照图纸拼装了机器,当天晚上向父母请安的时候就将模型呈给父母看。
有那一向喜欢看话本的钱生,因为踩着溜冰鞋从书店门前经过,围观了热闹之后,也顺便买了这新鲜玩意,回家鼓捣一番弄好以后摆在多宝阁上炫耀,却被家中淘气的侄子侄女弄去玩耍。侄女用棉线绕了织布,被母亲看到了,十分新奇。
这样的变化在青君看不到的地方,给不同的家庭带来了变化。
最大的变化是,城中的木匠都忙碌起来。
读书人家,经商人家,有那悄悄聘请木匠,为自家改进纺织设备的。
有那心思活络的木匠,就联合几个信得过的朋友,在阊门外码头边租赁了店面,摆上联合制作的各色纺织机器和这些日子苏州城流行的滑板、风力独轮车等物品售卖。
木匠们也和隔壁左右的铺面一样,去书画铺子请了会笔墨的人,给店面写上横幅,“纺织更快更轻松,一次能纺十锭纱”。船上来往的人远远就能看到岸上的横幅。店家怕那妇人看不懂,还请了嗓门大的对着店外大声喊话和解说。
第二天上午,董大从乔叟那里定做骨架回来的时候,就告诉青君,乔叟那里已经开始卖纺织机和纺纱机了,他做的纺纱机一次能带动20和棉锭。
青君听了目瞪口呆,也不知道乔叟哪里就有这么多时间,能这么快做出这么多物品。随随便便弄了那么多木头,大自然还好吗?
这一天,招娣也有苦恼,她一个人早早起来做糕点,累死累活东西还不够卖的。去的时候,头上顶着一竹篾的食物,回来的时候,腰上挂着一包沉甸甸的铜板。每天数铜板也很是浪费时间。
青君问了董大,才知道,三千个铜板才能换一两银子,而且银子成分好不好,分量足不足鉴别起来也不容易。也不知道她的那些乾隆通宝在乔木匠那里长铜锈了没有。
藕紫带着期盼,在天刚刚透光的时候就爬起来。在箱笼里翻找了结实的粗布就开始缝制包包。珍珠起床的时候,藕紫已经缝好包包,正在做帽子。
珍珠拿着藕紫的包包看了一遍,给她提了点改进意见,例如做个长带子挎在身上之类的,藕紫听了连连点头。
外面的丫鬟进出拿热水、捧痰盂,往来间就看到藕紫挂在腰间的小包包,心中懊恼,昨天看得新奇,怎么就没想起做上一个。
珍珠给祖母请安的路上,陪同的藕紫看到往来的人都注意到她的新包包。藕紫无比得意,低着头心里直乐。
到了祖母院中,候在外面的丫鬟们悄悄传看藕紫的新款包包,虽然样式简单,布料也不精细,但是用珠子做的搭扣和里面的夹层用来放东西都非常方便,找起东西也容易。
屋里,珍珠身上淡淡的腊梅清香也很引人注目。
鲁家老太君打趣小孙女,“到不知道我家珍珠还是个腊梅仙子呢。”
珍珠不依,向老太君和母亲撒娇,“前些日子,老太太的手上飘着的香味让孙女眼馋,昨天逮了沈家的青君,又是蒸香露,又是制香皂、香膏、香蜡烛的,忙了一下午呢。”
鲁夫人作为当家主母,昨天珍珠又是砍竹子又是搅石灰的,她当然知道一点,也跟着打趣,“做好了东西竟只想着自己,也不给祖母送来。”
老太君也笑了,让孙女把好东西拿来开开眼界。
青君让藕紫回去取东西过来。
大白天的,一群女人不分年龄,都好奇的点着蜡烛,闻着空气里散发的冷香,传递分享着手里的腊梅珍珠膏。
珍珠让丫鬟给玉珠送了一份给玉珠,玉珠以为是寻常礼物,让丫鬟随手收了起来。竟然错过这等风情,玉珠心中大为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