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沙赫特的归来,吴川表示了欢迎,随即在二楼的办公室和他单独进行了谈话。两人围坐在燃烧的壁炉前,先是舒服的聊了聊日常生活,沙赫特这才把话题引入了正轨。
“…不少德国船主都同意了革命委员会提出的建议,就是把自己的船只以明暗合同的方式租借给中国远洋轮船公司。
哈帕格公司总裁阿尔贝特·巴林急切的希望能够和革命委员会达成一项协议,他们愿意将海外的一部分商船转移到中国远洋轮船公司的名下,以确保它们不被协约国所没收。北德意志商船公司也有这个意思…不过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这些船只大多在南美和非洲的中立港口,想要把它们转移到革命委员会的名下,手续上有些困难。”
吴川思考了一下后说道:“那些被协约国严密监视的中立港口就不要去做什么手脚了。不过在东南亚或南美等较为偏远的港口,我们愿意做出配合。
实际上,除了正规的过户手续外,我认为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小花招。你知道的,现在各大港口并没有密切的往来通报制度。也就是说,假如两条船不同时出现在一个海域,那么没人知道它们是两条不同的商船。
当然,革命委员会只提供建议,不负责担保船只被没收的风险。我们可以向巴林先生提供一部分船只的信息,也可以为巴林先生提供重新粉刷船只的物资,但是我们并不承担其他风险。在战争结束之后,巴林先生将要为那些幸存的船只支付一笔佣金给我们。”
吴川的建议虽然是一种冒险,但是对于当前的德国航运界来说却是唯一可行的办法了。而且沙赫特也意识到,德国商船也未必需要借用中国远洋船只的信息,借用其他中立国的航运公司船只信息恐怕更为安全一些。
吴川并没有对沙赫特的沉思多加注意,对于革命委员会来说这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从德国航运界那里,革命委员会已经获得了极大的好处。中国远洋公司从1914年初的20余万载重吨,到了年底就扩张到了78万载重吨。这增加的吨位大都来自德国航运界,其中有23万载重吨就是明面出卖,暗中写明了是租借。
1914年上半年商船吨位租借不过才1.5美元/载重吨,德国人为了保住自己的商船,只能以这个价格向革命委员会签订了至少2年的租借合同。就连德国人自己都认为,这场大战不会超过2年这么久。
而这些船只,还是属于一些小船主的。假如号称德国船王的阿尔贝特·巴林也成为革命委员会的合作对象,那么接下来中国远洋轮船的载重吨位至少也要增加近100万吨。吴川并不担心英国人敢出手追查没收中国远洋轮船公司的船只,只要他不让这些德国船跑去欧洲边上,那么他可以打赌英国人只会睁一眼闭一眼。
除了中国远洋轮船公司涉及到美国银行家的利益外,革命委员会现在的航运能力大多都是在为协约国效力,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英国人扣下这些商船,除了招致中国和美国的抗议,就是在削减自己的航运能力。
眼下虽然世界的航运价格只是在缓慢上升,但是随着战争的继续延长,协约国的航运力量很快就要紧张起来了,到了那个时候任何能够增加协约国运力的船只都是要被保护起来的。德国航运界的资本家未必不会不清楚这一点,但是他们为了保住自己的财产,只能装作不知道。
沙赫特很快就清醒了过来,对着吴川点头赞同道:“这倒是一个好主意,我会尽快同他们联系的。我相信,德国航运公司和革命委员会的航运公司在业务上会有着更加紧密的合作。
不过我有一个问题想要请教一下您,当前的许多数据表明,协约国正把大量的物资和人员运往地中海。由于奥匈帝国的军舰封锁了亚得里亚海,意大利虽然没有加入大战,但到底也是同盟国的一员。
所以,我和辛慈公使判断,英法此次大约是要对奥斯曼帝国开辟一个新的战场了。虽然我们还不清楚这个新的战场的位置,但是我想要向你请教一下,您认为英法的这一举动会对战局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虽然对于一战的具体经过并不熟悉,但是一战打了四年这个吴川还是清楚的。有了这个结论,吴川自然毫不迟疑的表明道:“英法对于奥斯曼帝国的侵略战争是不可能得逞的,因为这场大战是协约国强加于奥斯曼帝国身上的,并不是奥斯曼帝国自己选择了战争。
因此,对于英法军队的入侵作战,奥斯曼帝国的人民将会予以坚决的抵抗。也因为这是一场入侵战争,所以英法在奥斯曼帝国的核心区域是找不到什么同盟力量的,他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打败奥斯曼帝国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