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这边的异动虽然传到了各国政府的耳中,但是英法美的注意力几乎都被卡波雷托战役所吸引了,根本无暇顾及东亚这边所爆发出的问题。
毕竟哪怕革命委员会现在加入同盟国,中国军队也不可能一夜之间打到欧俄部分。可是意大利在卡波雷托战役中的表现,却有可能成为协约国中第一个倒下的协约国成员。
意大利自从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之后,就一直在同奥匈帝国争夺伊松佐河地区。毕竟两国交界处就属这块地区的地势较为缓和,要是不从这里进攻,那么意大利就得从地势更为险要的阿尔卑斯山进攻。
到了1917年9月为止,意大利和奥匈帝国在这一地区爆发了11次会战,双方各有输赢但也算是势均力敌,不过奥匈帝国并不只对付意大利一个敌人,且在长年作战之后奥匈帝国的战争潜力已经消失殆尽,因此在11次伊松佐河战役结束之后,奥匈帝国终于向德军请求了更多的援助。
在另一方面,随着奥匈帝国新皇帝的登基,德国人也察觉到奥匈帝国新政府有向协约国媾和的迹象,为了防止奥匈帝国向协约国投降,德国人也借此机会向奥地利增派了大批军队。于是在第十二次伊松佐河会战开始时,意大利人对上的不是士气低落的奥匈军队而是刚刚从英法前线抽调而来的德军精锐。
10月24日,奥匈帝国的贝洛将军指挥着7个师的德军和8个师的奥OTg2NTc=军,携带着近2000门大炮和上千毒气释放器材,对意大利第二集团军约25个师发起了主动进攻。意大利人只支撑了不到3天,就下令右翼所有部队撤退。
为了救援意大利人,英法不得不在西线发起进攻,虽然英法采取了正确的战术,迫使德国人把意大利战场的主力抽调回了西线,但是意大利人长达300多公里的防线已经彻底崩溃,奥匈军队开始了全面进攻。11月1日,意大利第二、三集团军全面溃败,第二天晚上奥匈军队渡过了塔利亚门托河,意大利军残部被迫撤往了皮亚韦河。
日后的美国作家,现在的意大利士兵海明威在自己的小说中曾经这样描述意大利军惨败的一幕,“无数战败沮丧的意大利官兵像潮水一样向南退走。”
在10月24日之前,是德国人担忧奥匈军队崩溃从而退出这场战争,那么到了11月份,开始轮到英法担忧意大利军队崩溃,导致意大利退出这场战争了。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意大利的退出也许会导致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因此英法此时哪里还顾得上东亚所爆发的一系列问题,协约国现在也只能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了。
11月5日晚,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召集了法国公使和日本公使,希望就中俄之间的边界问题达成一致立场。从1898年担任英国驻华代理公使以来,朱尔典几乎就成为了中国的太上皇和东亚问题的最后裁决人,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其他列强的代表,几乎都没有谁能够挑战他的这一地位的。
但是随着满清的倒台,革命委员会的崛起,朱尔典发觉自己所面临的中国及东亚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复杂了,而他所代表的大英帝国的权威,也在革命委员会一次次的挑战中渐渐褪色。
就好像过去一直站在他身边的法国人和极为服从自己命令的日本人,现在对于中国及东亚问题也有了自己独立的看法,而不在如从前那样对他唯命是从了。
在这场小范围的会议中,日本的川上公使就毫不讳言的对朱尔典说道:“日本帝国对于俄国人和革命委员会之间的边界争端不持任何立场,在荷属东印度群岛事件没有得到圆满解决之前,日本侨民的合法利益没有获得保障之前,我国没有兴趣,也没有这个精力去干涉这件事。”
日本公使的态度令朱尔典感到了难堪,但是他倒是并没有感到意外。早在1914年欧洲战争爆发时,日本政府自说自话的加入战争向德国在亚洲的殖民地进攻时,英国政府就已经意识到他们在东亚驯养的这条看门狗已经有些不听话了。
随着中国人从荷兰人手中夺走纳土纳群岛之后,日本人对于英国所主导的东亚平衡政策就出现极大的反抗意识,荷属东印度群岛事件不过是日本人把这一反抗意识化为实际行动而已。
一个革命委员会已经让朱尔典感到头疼万江浙湖汉北分了,现在再加上一个日本,他就更加感到力不从心了。朱尔典的心理也不免有些哀叹,东亚人和南亚人、东南亚人的性格未免也差的太远了,帝国在印度大陆所获得的经验,并不能完全移植到东亚来啊。
川上公使的态度使得这场沟通会议最终无疾而终,在会议草草结束之后,等到日本驻华公使离开,朱尔典就有些不满的对法国驻华公使说道:“柏卜先生,您刚刚为何一言不发,一个革命委员会已经够让人头疼的了,一旦连日本人也开始自行其是的话,东亚将会变得更加混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