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总参谋部吧!”
参谋军官简捷地回答了一个“是”字,转身走出客厅。杨朔铭刚刚把目光转回到彭焘身上,又一名文职官员匆匆走来。
“大总统,瑞士代表团来了。”
“他们怎么说?”
“他们说,据他们了解,德国方面还存在疑虑,我们能否彻底击败苏联和曰本是和谈的关键。”
杨朔铭眉头微皱,沉思了一会儿,直视了他一眼,目光坚毅而明亮:“通过有关渠道,向海外报纸透露一条消息,说我们即将准备对苏联使用一种强大的武器,实施最后的打击!”
文职人员望着他,停了一瞬,问道:“如有外国记者询问此事,如何回答?”
“‘无可奉告’。”
杨朔铭已经站起来了。一名女服务员走来给杨朔铭穿上一件外衣,又有两名军人——杨朔铭的警卫和秘书走来,一左一右站在老人身边。文职官员将杨朔铭的话记在随身携带的一个很大的簿子上,抬头,说:“那我马上去办!”杨朔铭点了点头。文职官员走了。杨朔铭站立,彭焘也跟着站起。
这一会儿,杨朔铭重新把目光移到他身上来。
“好了,七点钟我要去见一个外国代表团。你眼下刚到16师当师长?……那支部队好,是原来湘军护民军的老底子,是功勋部队。要好好干。……回去代我问你妈妈好,我有时间了去看她,还有老彭……”
杨朔铭边说边向门外移动脚步。彭焘跟着他走到门外,看他上车,车几乎一下就开走了。
……这天夜里,因离家太远,彭焘仍是在总部招待所里度过的。
躺在柔软的席梦思床上,彭焘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回忆杨朔铭接见他的全过程,惊讶地发觉基比夫山之战带给自己内心的、如同岩浆一样一直在沸腾的激烈与感动,突然消失了。
他在黑暗中睁大了眼睛。正是杨朔铭接见他的几分钟里自己见到和听到的一切,使他不再只是用自己的目光、也仿佛能用杨朔铭的目光回顾基比夫山之战了。他第一次深切地意识到:事实上在这位肩负着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领导者的目光中,在他的心里,他的生活中,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每曰每时都在进行,战争是整个地球范围的战争。在这样一种目光下,无论基比夫山地区的战斗还是莫斯科周围的战斗,都是地球上时刻都在展开的、巨大的动态的战争与和平棋局上的一个小小角落和小小事件。基比夫山地区的硝烟与战火,只是人类占据的广大陆地、海洋、天空间燃起的一缕轻烟。对他来说,基比夫山战争现在没有、将来也永远不会过去,但对于杨朔铭和华夏民族保家卫国的历史而言,它却已经过去了。杨朔铭接见他,或者就是想见见他本人——老部下的一个因基比夫山之战名声大噪、引起了他的回忆和兴趣的儿子——而已。
两个星期后,彭焘便重返战场。
明斯克郊区,苏军阵线。
帐篷的帘子撩起,门外是笼罩着蓝色雾感的森林。罗科索夫斯基躺在铺着薄褥子的窄小铁床上,上面盖着雨衣。他把刺人的粗毛毯向身上拉拉,看着外面的森林。他象被推了一下似的突然醒来,但仍感到没睡足。这时天将破晓,林中的夜暗刚刚开始退去,满可以再睡一会儿。不过,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已经没有睡意了,他掀开毯子,象被烫了一下,从床上一跃而起。帐篷里的草上沾满了寒露,今夭将军破例脱靴而眠,为的是让两脚歇歇。他又盖上毯子躺下:“索姓再躺五分钟……”
草上的露水仿佛使他清醒过来,想起了夜里的怪梦……罗科索夫斯基在明斯克公路干线和通往维亚兹马的一条短路相交的路口上,遇到了丘马科夫将军,匆匆一别,已有两个星期了,可和他的一席谈话,始终没有忘记。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问及丘马科夫经过几次战斗之后,主要经验是什么,他常忆起丘马科夫那一番回答。当时,觉得他的话未免老生常谈,人人尽知:“……要把最大力量用于对坦克防御和必须掌握一部分炮兵反坦克预备队……还有通信……”今天,他在梦中朦朦胧胧又听到了这些话,但不知为什么,此话不是出自丘马科夫将军,而是出自他已故的父亲克萨维里?尤素福之口。这真是奇而又奇的怪事,因为父亲无论什么时候出现在他的梦中,都是默默无言的,虽然他的眼中总是流露出难以言喻的奇怪神色。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非常清楚,已故父亲为什么要责怪他,每次醒来,他都觉得,他在父亲面前有无法挽回的罪过,因此心清沉重,闷闷不乐。他原叫康斯坦丁?克萨维里耶维奇,连他自己也没想到,在二十年代,会改名康斯坦丁诺维奇,当时是为了省事,因为各种材料中,克萨维里这个字往往写错。最后,他将错就错,索姓就不再自称克萨维里耶维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