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锡元谦虚地笑了笑,厚颜无耻的应了下来。
他上辈子说了十来年的官话,他自然会如此觉得了,只是内里这些缘由并不能说给他听罢了。
“还是有些说的不大习惯。”
岳卿言笑了两声,“等到日后妹夫在京里待的时间长了,自然而然就习惯了。你会说官话,为兄也就放心了,在官场上若是会讲官话,能省不少事儿的!”
吴锡元道了声谢,岳卿言又接着问道:“我方才观妹夫似乎对茶道也有些研究?”
吴锡元没成想自己下意识的举动居然会被他看出这么多,可见这位岳将军年纪轻轻就做到了镇边大将的位置,也并不仅仅靠的是家里的关系。
“也是在书院的时候跟同窗学的,一知半解罢了,算不得什么研究。”
岳卿言并未再问,而是问起了他的学业,“我听母亲说你考中了解元,实在厉害,我们一家子粗人,实在不懂科举。只是做兄长的还有一事要提醒你,你可想好了今后的路子?若是你能中了进士,是想要外放,还是想做个京官?”
吴锡元也没想到他居然会问自己这个,不过他也只是微微一怔,神色就又恢复了自然。
岳卿言确实也是为了吴锡元好,在得知了吴锡元考中了解元之后,他就四处找人打听,就是为了能帮他一把。
毕竟他爹是个不管事的,她娘便是再有本事,官场上的事儿也还是插不上手。
因此,他一个武将硬是厚着脸皮跑去了他外祖家里,将这些科举的事儿都问了个清楚。
“我已经问过外祖父了,他说无论是留京还是外出任职都各有利弊。留京确实可以打点人脉,但若是想要升官就必须有功绩,这一点同我们武将是一样的。若是外出任职,到地方上确实容易积攒功绩一些。”
说到这儿他又叹了口气,“整个大夏加上从前会试未中的举人,估摸着怎么也有四百余人。若是你能中三甲就好了,这样铁定就进了翰林。”
进了翰林,日后才有机会进内阁。
整个大夏的权力是掌握在皇上的手中不假,但皇上毕竟只有一个人,这天底下大多事儿其实还都是内阁的那帮大臣说了算的。
若是能进内阁,那真就一步登天了……
他说的推心置腹,吴锡元自然是感激不尽,上一世可没人同他说这些,他也并未中前三甲,一切都是自己瞎琢磨的。
当初他能进内阁,完全是机缘巧合,站对了队……
“多谢兄长提点,若是我殿试能中,那便申请外放,不拘着哪个地儿,当个芝麻小官造福一方也是不错。”
岳卿言听了不住的点头,一副孺子可教也的模样。
这小子不好高骛远,能脚踏实地,他也确实没看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