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引请之下,韩瑞进了寺中东院香阁,院子不大,正中几间禅房,排列整齐,在辨才和尚的引领下,韩瑞走进其中一间,房中四壁空空,地上只有几个蒲团,简单之极。
推托了下,众人坐下,自有小沙弥奉上了茶汤,没有添加姜葱,有点苦涩,但是味道天然清冽,颇是爽口。
辨才和尚笑道:“出家之人,不贪口舌之欲,一杯清茶,少了几分滋味,公子莫怪。”
“天然本姓,不加外物,苦尽甘来,意味更加深长。”韩瑞说道,举盏饮了口茶汤,苦涩的滋味之中,又带着清香,味道不错。
辨才和尚眼睛微亮,泛出几分欣喜,又是个同道中人,当下兴致勃勃的与韩瑞,探讨茶的问题。这个时代,茶叶只是一种饮品,还没有发展成为茶道,然而,一些见识高远之人,已经认识到喝茶的好处,愿意花心思研究。
辨才和尚就是其中之一,不过,肯定不能与韩瑞相比,尽管只是略懂,但是寥寥数语,就能让辨才和尚惊为天人,感叹道:“本来以为,世间除了谢公子之外,王施主也如此精通茶道,真是让人佩服。”
“略知一二而已,不敢称为精通。”韩瑞谦虚道,心中暗暗奇怪,茶道这个概念,现在就有人提出来了么?
“也是,谢公子曾言,茶之道,博大精深,就算穷毕生之力,也难以专精。”辨才和尚笑道:“我等,只是管中窥豹而已,能知其皮毛,也算是难得可贵了。”
韩瑞深以为然,不过,今曰前来,不是为了什么谢公子,所以韩瑞没有接茬,点点头,忽然笑道:“对了,差点忘记,扬州栖灵寺怀海大师,托我向辨才大师问好。”
“怎么,施主也认识怀海师弟。”辨才和尚有些惊讶。
“怀海大师是扬州有名的高僧,我怎么可能不认识。”韩瑞笑道:“曾经多次前往栖灵寺,聆听他的教诲,知道我这次要来越州,特别托我问候大师,本来前天就应该把话带到,可是俗事缠身,不得不辞行而去,现在想来,有负怀海大师之托,惭愧啊。”
“区区小事,施主不必牵挂心上。”辨才和尚自然不会在意,微笑道:“怀海师弟,近来可安好?”
“很好。”韩瑞说道:“而且,已经寻到了得道的机缘。”
“阿弥陀佛。”辨才和尚欣然道:“如此,真是我佛门幸事。”
旁边几个和尚,也纷纷宣诵佛号,一脸的喜色,为怀海和尚能够成功悟道而高兴。
韩瑞趁机说道:“怀海大师说了,他能寻到机缘,多亏了一位名为王璎珞公子的提点,临行之前叮嘱我,若是有缘遇上王公子,一定要我代他表示感谢,几位大师可知道,这位王公子家居何处呀?”
“阿弥陀佛。”辨才和尚微微皱眉,想了想,侧身问道:“诸位师弟,你们有谁知道那位王璎珞公子?”
旁边几个和尚面面相觑,纷纷摇头,表示没有听说过此人。
韩瑞不死心,急忙道:“几位大师,你们再仔细想下,怀海大师说,那位王公子,是琅琊王氏子弟……”
“出家人不打诳语,贫僧等人,确实没有听说。”知客僧郑重说道。
辨才和尚点头,沉吟道:“两年来,怀海师弟云游各地,说不定这位王公子,是在其他地方遇上的,不是在越州。”
“……也有这个可能。”韩瑞慢慢说道,甚至连名字,也可能是假的,想到这个可能,韩瑞心中有些茫然怅惘。
辨才和尚察觉韩瑞的异常,轻唤道:“王施主……”
“哦。”韩瑞清醒回神,掩饰微笑,解释道:“听怀海大师说,这位王公子才华横溢,见识非凡,心中仰慕,想要与之结交,可惜……无缘相见啊。”
“呵呵,施主定是喜欢交游之人。”辨才和尚笑道。
韩瑞顺水推舟,感叹道:“交游广阔,知音难寻呀。”
“然也。”辨才和尚赞同,深邃的眼睛,闪动灵光,似乎在考虑什么,不过却没有失礼,继续与韩瑞叙谈。
谈天论地,评文述史,探讨书法,无论是什么话题,韩瑞尽管不精通,却也能说出一些让人眼睛一亮的见解,让辨才与几个和尚,深住韩瑞是个饱学之士。当然,在虞世南、李淳风等人的熏陶下,韩瑞的学问,也大有长进,不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草包。
一番畅谈,发现韩瑞的兴致不高,以为他舟车劳顿,辨才和尚也善解人意,安排食宿后,意犹未尽的带着几个和尚告退而去。
合上房门,韩瑞跪座团蒲,额头紧锁,心乱如麻,怎么回事?
现在,已经不是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根本就是个骗局,越州山阴县,根本没有王璎珞这人,自己上当了,韩瑞心中焦虑,更加担心的,却是绛真……不对,如果真的没有,那么他们两个,怎么能给自己寄书画,韩瑞非常困惑,思绪万千,乱蓬蓬的,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小沙弥前来敲门,才打断了韩瑞的深思。
“进来。”韩瑞应声。
推门而进,小沙弥笑道:“施主,方丈有请。”
“何事?”韩瑞起身,随口问道。
“小僧不知。”小沙弥微笑摇头,引着韩瑞,来到禅房,轻步退去。
韩瑞客气行礼:“辨才大师。”
“王施主。”辨才和尚回礼,有些不好意思,也不卖关子,直接道:“本来是想给王施主介绍一位才俊的,可是他正在礼佛……”
辨才和尚倒是古道热肠,韩瑞明了,笑了笑,躬身表示谢意。
“两位皆是当世俊杰,必然会意气相投。”辨才和尚说道:“要在能在寺中结为知己好友,曰后未必不是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