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第468章:被不断转手的刺杀

2023-11-05 作者: 执笔见春秋

朱允熥和朱明月的小闹剧,很快就传到了朱元章这里。

这个时候的朱元章,正坐在秦淮河边的小茶馆上,听着堂内说书先生说书。

听到消息后笑着对大孙说道:“看来允熥心地还算是比较纯良的,就是没怎么见过世面。”

“大概是在深宫里待久了,一些人情世故,反而显得不是那般的清楚。”

朱英点头道:“爷爷说的是,孙儿心中一直有想让允熥,允炆,出来历练一番的想法。”

朱元章微微颔首,道;“这件事,大孙为大兄,便就自己安排着来吧。”

在对于自己的这些孙子方面,朱元章其实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关注,包括是先前,也就是对于坐在旁边的朱允炆,关注得比较多。

在废除相权之后,大权集于皇帝一人之身,每天处理的政务,已然是消耗了大量的精力。

儿子们那边已经很头疼了,先前就没几个懂事听话的,孙子们这边,也就只能偶尔关注一下。

这也是身为皇帝的无奈。

在朱元章的眼中,有道是长兄如父,大孙为诸孙之长,自然要承担起教育弟弟们的责任。

朱允炆此时,一直跟随在皇爷爷还有大兄的身边很是安静。

他也只是一个少年,对于京师的繁华,自然也会有所想法,但特殊的地位关系,让他选择并没有独自离开。

一路走来,皇爷爷在跟大兄聊天之间,都是关于京师的一些安排,调动,诸多事宜的筹备。

还有大兄近期的一些规矩的制定缘由。

这让一直听着儒家学说长大的他,感觉是受益匪浅。

本身的朱允炆,也是比较有聪明才智的,不说状元之才,但考个进士及第,还是有这能力的。

越是听着大兄的讲述,朱允炆就越发发现自己的不足,完全没有什么可比性,甚至一些关键的地方,还有模湖不懂。

心中已然是决定在事后再找个机会,问一下大兄。

概因看似一些京师的小事,实则朱允炆心中深知,皇爷爷和大兄之间聊的,全是关于治国之策。

而一些话题,也让现在的朱允炆,对大兄更为钦佩起来。

倒不是说在知识的方面,可是大兄竟然敢‘顶撞’皇爷爷。

这实在是在让一旁听着的朱允炆心惊胆战,太佩服了。

要知道大兄先前在路上的时候,就因为一些商贸上的事情,跟皇爷爷争辩了起来。

天啊,跟皇爷爷争辩,这是朱允炆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印象中也只有自己的父王,曾经因为一些事情跟皇爷爷争辩过,那可是被皇爷爷拿着凳子腿追着打。

可是在大兄这边,竟然还赢了。

朱允炆的眼中,满是光彩。

少年人的崇拜,就是这么的简单,此刻的朱允炆都不知道,他自己快要成了大兄的小迷弟了。

而便是在这个时候,关于朱元章出宫的消息,已经通过那位张先生,传到了倭国商人这边。

倭国商人,在京师的地位不高,虽说大明如今在跟倭国征战,但也不是说针对所有的倭人。

是以倭人的一些商贸行动虽然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但也并没有完全的消失。

因为长久以来的潜伏,许多倭人的后代,都已经取到了大明的户籍,加上差不多的长相,熟练的地方话,也很少说有人可以认出来。

此时,坊市附近的一处民宅之中。

十多倭人聚首。

他们其中大半的年轻人,可谓是从出生就在大明生活,对于所谓的祖籍倭国,更是从未去过。

不过自小他们的父亲就告诉他们倭人的身份。

大部分连倭语都不甚熟练,除了知道自己是倭人外,其余的完全被大明的文化所同化。

且在姓氏上,都是沿用的大明的姓氏,只有回归倭国,才会说有倭人的名字。

为首的叫孟义,其拿出一张纸条放在桌面,供众人查看后说道;“有人给我们传来消息,大明的皇帝带着大明的长孙,还有其他的三个孙子,此刻正在京师内游玩。”

“目前,便就在距离我们不到数百步的秦淮河边。”

“我已经派人去打探过了,信中所说为真,那些护卫虽然都是一身麻衣,但身态体型,无一不是武功高强之辈,只有锦衣卫才会有这么多的高手。”

“能够指使锦衣卫随从的,只有大明的皇帝了。从年岁上来看,也确实差不多。”

“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此刻我们的国家,正在遭受大明的征伐,九州岛大半沦落到了大明的掌控。”

“如果这个时候,大明的皇帝驾崩,绝对会让在倭国的明军,士气低落。”

听着孟义的话,看完桌桉上的纸条后,堂内却是出奇的有些沉默。

孟义见此,不由有些愤怒的说道;“难道你们在大明已经沦落到这般地步了吗,要知道,你们是倭国的子孙,是倭人,而非明人。”

“你们所用的钱财,地位,都是国内家族耗费大的力气,给你们送来的,都到了这个时候,你们还在犹豫什么。”

听到这声训斥,不少人的脸上露出了羞愧的神色。

其实他们之前并非是这样子的,主要是今年,京师的变化太快了,他们已经非常的享受如今的京师。

原本的大明京师,虽然号称是天下最为繁华之地,人数也是最多的大城,但是朱元章的规矩严厉,加上各方面的限制,许多人尤其是对于商人来说,在京师的生活,可谓是不如意。

地位底下,受人凌辱,还无处发泄。

只能憋屈着过日子。

但是今年开始,就完全不同了。

在海禁解开前,关于关卡的设置,就变得容易了许多,大明各省的货物,更是以极其低廉的价格被群英商会大量收购。

价格给百姓的是低一点,但却可以直接达到一个清库存的效果。

像是什么各地的水果,那都是数千石直接拉走。

水果是有季节性的商品,平时卖水果的商户,还要承担大量卖不出去的风险,核算下来,也没多大的赚头。

这里由群英商会统一收购,价格还算是公道,关键是全部都换成了钱财,不用承担坏掉的风险,比往年可谓是多了上倍的价钱。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