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辰之后,李清云离开兰亭楼。
绾宁一下瘫倒在椅子上,杜若赶忙倒了一杯茶,凉了凉递过去,绾宁伸手接过来,一口喝尽。
门外,君逸推门而入,半夏退了出去。
“可是很累。”见绾宁如此,君逸脸上露出担忧的神色。
绾宁摇摇头,轻轻出声:“就是突然一下觉得压力很大。”
君逸在她身旁坐下来,“不必太过操心,要做什么告诉我,我去就是。”
绾宁侧过头,看向君逸。
脑中出现他前世的样子:不苟言笑,手段高明,运筹帷幄,狠辣无情……
不知道那个时候的他,有没有过“那种”想法。
“你可有话问我?”
君逸:“没有。”
绾宁笑了笑,身体也侧向他,“刚刚,我们的话你听见了?”
君逸:“嗯。”
绾宁:“我之前……,没有想那么多。我是说关于让西凉俯首臣称的事。
就是事情说到了这里,突然一下便豁然开朗,我便做了这个决定。”
君逸宠溺一笑:“嗯,胆子很大。”
之前,绾宁虽然和他说起过西凉的事,但是没有说过这个打算。不过绾宁不是冲动的人,从这些日子以来的桩桩件件,绾宁除了机警智慧,也沉稳,不会乱来。
所以,既然她这般说了,也做了决定,就肯定有她的考量,他只管支持就好了。
绾宁直视他:“你不觉得我异想天开吗?”
君逸:“不会,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怕吓着你,一直没有说。倒是没想到,我们想到一块去了。”
二人默契,相视一笑。
绾宁一颗飘着的心,像一下有了着落。有了君逸托底,她便能大刀阔斧的去做。
就不怕了。
绾宁:“那你觉得,有没有可能,中原国土,天下归一?”
君逸想了想才回答:“可以做到,但是很难。
北燕向来对大周虎视眈眈,想要十城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不过,北燕成年皇子众多,虽然主要势力都在太子手上,但是,其他皇子母亲不同,拥护者也不同,便导致内政混乱。
北燕地域辽阔,不同首领各自为营,虽然心思各异,但是会忠于北燕王。
也就是说,若有外敌,北燕会一致对外,但若起内政,私底下他们亦是谁都不让谁。
想要让北燕归顺,绝非易事,但是也有口子。
那就是要把他们打怕,还要挑起他们的内政。
这需要苦心筹谋,费心费力,而且需要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还要注意着战乱的变数。
不是没有可能,但是肉眼可见的很难。
至于西凉,距离太远,而且西凉对于大周来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目前来说,皇帝应该没想着要收复西凉,一是因为距离太远管理困难,二是因为西凉没有大周想要灭国而夺之的东西,三是顾忌着北燕……”
君逸把局势分析了一遍,关于西凉问题,除了绾宁刚刚说的,又补充了一些。
局势逐渐清晰明朗。
绾宁听得认真,对君逸说的表示认同,心里也逐渐有了底。
君逸之前说的有想法,不是说说而已,而是真的付出了人力物力,对各国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让她对西凉的问题,又多了一份自信。
不过,西凉的事,靠她一个人没用,必须要西凉嫡出的二皇子合作。
她刚才跟李清云说的话,有几句是为了让他做决定而夸张了些,但所有的话,都是实际的情况,要他坚定不移才好。
想到李清云今日说的那些话,绾宁放下心来。
“西凉这边,我来摆平。至于北燕,交给你。”
君逸看着这样的绾宁,听着她说出这般豪情万丈的话,眼睛亮得惊人。
不知道她还有多少惊喜,给他震撼。
“都听你的。”
这一刻,君逸没有半点怀疑,他相信,绾宁能做到。
君逸:“北燕这边,分出几方势力相互牵制,便能保得边境安宁。除此之外还要削弱他们的兵力,以防出现什么能人整合北燕资源聚集兵力讨伐大周。”
他们之前的想法没有错,要想北燕退兵,便一次把北燕打趴下。但若想要换得长久的安宁,就必须让北燕分权,而这件事只有战争可以做到。
二者相辅相成,都做成功,那北燕之患便可一劳永逸。
二人对于这件事情目标达成一致,绾宁松了一口气。
同时心中欣慰,有一个人可以商量,你懂他的想法,他理解你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过美妙的感受。
君逸的能力,绾宁从不怀疑。
前世她就知道他厉害,这一次,在这种突发事件的了解下,对他的实力有了更深的认识,他远比她想象中的,要厉害得多。
有一个这样的伙伴并肩作战,绾宁真的庆幸。
“可会觉得我这样的想法不自量力?”
君逸摇头,他想起刚刚绾宁对李清云说的话,天下大势并不因某一个人而改变。而是势走到了这里,他们便要想办法应对。
既然“势”不可抵挡,那他们便应势造势,以期盼达到一个最好的结果。
绾宁:“李清云……,不知道为什么,想到他,我心里便有些说不上来的难受。”
君逸心中了然,温声道:
“因为你和李清云是一样的,都是为了百姓安康,天下太平。
京城六月大雨,你做了那么多的准备,随时应势,默默的救老百姓于危难之中。
百年难遇的大雨,却没有一人伤亡。虽然毁了城外良田万顷,但你让许怀义提出的那些种植物足以让城外百姓拾起生活的信心。
你让我收下商户的粮食,让商户安心,又要我把粮食以两倍的价格卖出去,打压那些商户的数十二十倍,稳定民心。
还有对瘟症的处理,大周建国几百年,这是唯一一次瘟症却没有死亡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