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第三六九章 新妇

7个月前 作者: 观雨听竹

第369章 新妇

府城的迎春坊因为不起眼,张献忠焚城的时候就没怎么受波及。

因为当时烧毁的主要是蜀王府及蜀藩系各郡王府,还有大量的西川衙署、军营,这些建筑高大严整,都有规格,烧毁之后即便再要整修,合规的木料都难寻。

但是这种大肆焚城,民宅、店铺自然也大受波及,整个成都府城就被毁掉八九成,成了一片废墟,满目疮痍,已经无法住人。

后来杨展一复成都,一看没法守,就撤回了嘉定州,甚至那一年连赵荣贵都是带兵进成都转了一圈,看了更直眼,才抹身去了茂州。

清兵硬着头皮进占成都,饿成了一群大眼灯,又赶上赵荣贵反正后屡次围攻保宁,南离趁机反攻,才有会同杨展二复成都。

自此,才开始慢慢恢复人气。

但从永历元年秋天到永历二年夏天,因为人手少,连一成的城居建筑都没能恢复起来。

这座千年古城被焚毁后,又走马灯般的在明清军队手中轮换,因为无粮、无官、无民,驻扎的人马谁也不会考虑长期以往如何安居。

最终谁都是拆东墙补西墙,能凑合住的就先凑合,没柴烧就扒残存的窗户门。

真就是永历元年秋天,为了配合赵荣贵在川北的动作,邛州军开始在成都府城长期驻扎,在南离的指挥下,才有了一个对城池修复的规划。

又是从三义盟逐渐铺开后,出山的百姓越来越多,就开始围绕府县城池搭建茅屋。

渐渐的秋收、夏收有了粮食,南离委派的官员,官员又雇工派工,驻军不打仗也开始投入营建,大家一起四方伐木、筑路、修桥,才开始大量修复房屋。

从去年也就是永历二年(1648年)夏天开始,成都府城的城墙、建筑的修复才算开始上了路。

到了今年这个秋天,如今看来已是成效显着。

但是最难的最大的工程量是多处拆毁的城墙,因为要先顾及衙署、营房等安身之所,城墙只能先拆积存的废墟,用废砖垒房子,大规模休整还远远提不上日程。

至于南离为自己和蟾儿安排的小宅子,则很不起眼,就在东关进城门不远,下莲池上面,对着大慈寺,挨着镇边楼附近的迎春坊。

迎春坊这一片,有官署加民宅,本是底层小吏、不入流官员的住宅为主,在焚城的时候,因为不起眼,又挨着锦江,周围也没有高大建筑、密集店铺,反倒保存下来了大框。

从去年开始,南离向汉州一线调兵,这里就做了中转站。

到今年上半年,南离携同赵荣贵,护持秦王朱存釜回到成都,入驻的衙署、官员日渐增多,南离的镇守衙门、镇标诸司也陆续开府建牙于成都,因为这里的迎春坊最先修复完成,就做了官员、将佐家眷的安置住宅。

南离选这里,一方面这里安静、安全,不起眼,另一方面想的是,蟾儿出来进去得尽量避开北关附近的世子行邸。

因为南离知道,媅媺最爱出入北关大安门。

这所宅子原是一所太平年月履任小官的临时住宅,就在华阳县学后院,不大不小,当是原本七品官员府宅的规制。

很可能就是学政、教谕之类小官的临时履任住宅,这时已经无法查验出来其根由了。

虽然只有一跨三进,但好在后面二进院里角房是幢新修起的二层小楼阁,从上面能一眼看到下莲池。

这时新铺的灰瓦,新粉的白墙,绿树掩映,正适合蟾儿抚琴观景。

不是南离娶了媳妇儿就开始腐败,是因为南离注意到了一件事,为什么这个时代的官员按规制都是深宅大院,一方面地面宽松适合布局,另一方面,实在是来找的人太多。

若是一进院子,人家被门房一拦,有席地阙那种虎比的隔着大门就能叫魂:

“镇帅莫要戏婆娘咯,西关着火咯!”

但是这时这个问题还显露不出来。

南离随身亲兵就那么几十个人,到哪儿不是正式场合,往往随从就是只有几个人。

蟾儿一来可不一样喽。

杨展府中是生活简朴的,但陪同蟾儿来成都,都算是陪嫁到赵府的,使唤丫鬟、仆役、车夫、厨娘,一算下来也十来号,这还是蟾儿一力从简的结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