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第468章 大基因组组装

8个月前 作者: 朝着阳光追梦

“对于二代测序NGS技术,在座的各位都已经了如指掌。目前可供选择的并不算多,特别是Illumina测序,凭借着高通量、低成本,已经逐渐变成主流。”

“但随着需求的变化,相信大家都能体会到,二代的读长实在太短,常规模式只能测PE150的长度。在这样的背景下,三代测序技术应运而生。”

此句说完,下面不少人都跟着点头,显然深有体会。在这里听报告的,不说全部都是做研究的教授学者,但起码都是相关从业人员。

陆时羡没说什么虚头巴脑的东西,只有真正上手操作过测序工作才能切身体会到。

“小陆说的确实是实话,不过就目前而言,读长短的劣势可以运用软件算法进行优化改良,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也还算不错。”台下顾洪雅教授小声地说出了多数人心中的想法。

没有人不怕麻烦,到了一定的年龄,人们探索新事物的动机就会下降,改为以经验来看待事物,这样就容易过于依赖经验,满足于用老经验老方法来解决问题。

这也就是原来的东西只要还能用,几乎没人愿意花费大量精力去学习的原因。

话虽然这么说,但没人去反驳和打断陆时羡。

成功者掌握话语权。

人家都用三代测序在基因重组上作出了新突破,并成功在顶刊上发表了,那肯定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显然,这个时候要想引人注目,就必须得画一个好看并且诱人的大饼。

于是陆时羡开始了他的画饼操作。

“首先,我先介绍一下我在耶鲁大学时的研究内容。"

“众所周知,三代测序技术的实质是无需进行PCR扩增操作,实从而现对每一条DNA分子的单独测序。基于第三代测序技术的这个特点,我们通过有效基因具备的特殊编码——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以及编码基因序列特征,组装了数十个样本和水稻的高质量基因组,绘制了首个芒属基因组变异图谱,构建了世界第一个高质量图基因组。“

“然后我们通过系统发育和比较基因组学手段了解到这种植物远缘杂交后的基本情况,解析了这个过程中的基因组变异过程。与此同时,我们根据基因组变异和水稻的表型组数据关联,发掘出许多与表型显着关联的重要性状相关位点,如控制叶绿素合成性状的谷氨酸-1-半醛转氨酶(GSAAT)基因等......“

“另外,正是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真正了解到一种远缘杂交植物的基因变异和物种进化过程。因为兼具芒属和芦竹属的特点,后来我将其命名为欧洲芦芒,目前已经在国际植物命名法规上注册。”

陆时羡花了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将之前发表在Science上的成果简单报告了一下。

而现场也不复之前的平静,开始有一些讨论声出现。

不懂行的人,会觉得发现一个新物种并且给它起了一个国际通用的名字,这实在太酷啦!

而懂行的业内人士,思考的是这种方法在其他物种、甚至是其他领域的可能性,他们敏锐地感觉到这个技术的可塑造和发展性。

不愧能够登上Science的封面文章,它有广阔的未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