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第三十七章 见缝插针

7个月前 作者: 白学究

姜瓖陪同高起潜来到榆林城,已是黄昏时节。

很远,高起潜就闻到了天空中依旧弥漫的硝烟血腥气味,皱着眉头,望了望西边天空摇摇欲坠的如血惨阳,说:“此战不小,你哥哥确实受苦了。”

姜瓖目光冷峻,沉声说:“蒙古苏和巴特尔野心不小,来势凶猛,妄图一口吞下榆林城。”

高起潜咯咯冷笑数声,阴沉着状如老妇的脸,说:“你有无打败蒙古人的决心?”

“这苏和巴特尔乃一鲁莽嗜杀之辈,只要粮饷兵马足够,收拾他易如反掌,费不了多少时日。”

“姜总兵精神可嘉,志气可嘉。待我奏明朝廷,让姜总兵立一大功。”

“如果有那一天,还请高公公提调监军,你我一起消灭丑类,保卫大明。”

两人正说着话,就见城门大开,一队铠明甲亮的兵马涌了出来,极速向他们驰来。

姜瓖指着兵马,笑着说:“姜让迎接我们来了。”

高起潜立时勒住坐骑,不再前行,心想,这姜氏父子世代镇守大明边关,极善于统兵,果然名不虚传。

姜让来到面前,抱拳施礼,说:“卑职迎接来迟,请高公公恕罪。”

还未等高起潜回话,姜瓖惊问道:“大哥为何头缠白布?受伤了?”

闻听此言,姜让顿时大放悲声,嚎啕大哭起来。

高起潜皱起眉头,不悦地问:“姜总兵为何大哭?”

姜让擦了一把眼泪鼻涕,止住哭声,悲悲切切地说:“父亲不幸离世了。”

姜瓖高起潜不约而同地惊叫一声,紧随姜让驰入城中。城中行人稀少,大街宽敞,一队队士兵持枪跨刀,脚步匆匆,来往巡逻。敌人虽然撤离了,但战争的警报还未彻底解除,战争的阴云依然沉重地笼罩在榆林城每个军民的头上。

姜家大院门口,往日迎风飘扬的军旗此时无力低垂耷拉,软软的犹如一条普普通通的布条,旗杆用整条白布包裹起来,系满了白色纸花。用柏树松树枝条搭建的一座高高的牌楼,肃穆凝重,缀满了大大小小的各色金银纸花。门口两边摆放着亲朋故友送来的各色花圈和挽章,写着各种悼念之词,如“英灵长存”“风范千古”“堪为模范”等,情意浓浓,悲心自见。

大院内,上房已经搬空,临时改设为灵堂,又搭建了高大的凉棚,供孝子贤孙亲朋故友临时落脚。肃穆悲怆的灵堂内,端端正正地停放着一口油漆着观音菩萨童子及各种松立鹤舞图案的棺材,正中央写着一行银色大字,即“大明前榆林总兵官姜方之灵位”。一个特大的陶瓷盆内,燃烧着黄纸白纸,偶尔遇风,纸灰散扬,而后又飘飘扬扬地洒落于各处。

姜氏三兄弟及子侄簇拥着高起潜缓慢地走进大院,吊唁帮忙的各色军民都停止动作,静静地肃立于原地,睁大眼睛,注视着眼前的情景。来到灵堂前,有人快速递上三根燃烧的熏香。高起潜神色冷峻,接过熏香,插进香炉,又恭恭敬敬地连鞠三躬,而后被姜氏三兄弟客客气气地请到隔壁院内喝茶休息。

高起潜正襟危坐,优雅地抿了一口茶水,极大地耐着性子,听姜让叙说榆林之战的经过。姜瓖姜瑄等人分坐在两边,不时看看大哥,又看看高起潜,随着大哥的叙述和高起潜脸色的变化,内心时忧时喜忽乐忽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