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第47章 他杀疯了

6个月前 作者: 香烟证道

洪武15年的‘空印案’因为朱元璋深刻认识到‘扯淡的制度’,终究没有如历史般发生。

大明各地官员连同他们的家属数万人并不清楚,蝴蝶翅膀煽动下他们得以与死神擦肩而过。

洪武16年本该是无事生发的太平年。

10月初1这一天一条600里加急的军报却轰动了整个应天府。

“大捷,北元残部一网打尽,北元皇室尽皆被俘!……大捷……”

插旗驿卒在应天城内策马狂奔,行人纷纷避让,烟尘后是无数欢声鼓舞的民众。

朱元璋离开龙椅在御阶上来回走动,激情感染了整个朝堂。

“哈哈哈哈,好啊,好,好,好,北元就此成为历史!”

军报在一众朝臣间传阅,但恭贺之声已经此起彼伏。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我大明万胜!”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我大明威武!”

……

朱棣激动过后却并未忘记陆长生的言谈,谏言道,

“父皇,儿臣以为趁此时四方无战事,当即刻开始实行新军制!”

“儿臣再请,此时当大修一条从应天府直通北平,再由北平直通关外的水泥路,并在草原择地建城!”

大殿鸦雀无声,

自从太子爷莫名消失,好吧,皇帝对外的说辞是太子朱标醉心文学,正在编纂典籍。

朱棣便顶替了朱标的一应事务,尽管没有立太子的头衔,尽管爱搞事的陆长生踪迹全无,就像他出现的莫名其妙一般,但士大夫们已然深深绝望,除非有外力干预,否则他们只能被大势裹挟向前,期盼的众正盈朝遥遥无期。

如今的士大夫们隐隐分成三派:

积极进取派,不但自身研读杂学,还促进家族从耕读传家逐渐抛售田地,搜罗民间优秀匠人,向经营商业、兴建作坊方面发展。

中立派,骑墙而行,左右不得罪,但却严告家族不可在行圈地之举,浮财一应往皇家银行存,这些人往往吃利息都抵得上每年变着法子圈地来的收益高。

我系我素派,家族该如何还如何,朝堂上涉及新政的事能反对就反对,反对不了的也只能三天两头聚会,至于商议什么,无人知晓。

朱元璋早就心心念念了,就像恨不能立刻将皇家银行开遍全大明一样。

“哦?”

“老四,给众位爱卿详细说说你的筹划。”

“是父皇。”

朱棣朝朱元璋一拱手转身扫视大殿众人,

“新军制的一应步骤暂不宜对外公开,本王只说接下来要执行的第一步。”

“一,从现今大明所有卫所,轮流来京城报到,择其30岁以下的保留军籍,并将其户上信息登记备案,以登记日起,服役3年,3年后其优者可再续3年。”

“二,取消屯田、取消行军饷,在皇家银行开户,此后每月饷银会自动补入户头,因为皇家银行还未彻底普及,但在有三年想来应该遍及天下了,届时各地卫所兵自行领饷会方便的很,在这之前,将由银行定期运送至各地卫所。”

“三,筛选不过的士卒改为民籍,并将卫所农田均分给个人。”

“关于新军制前三年计划本王说完了,诸位有谏言者轮流提出。”

户部尚书当仁不让,

“陛下,燕王殿下,若是不屯田,即便筛选后,数十万大军每月饷银可是海量银钱呐,国库如今商税虽小有成效,但还远不足以支撑如此庞大开支啊!”

朱元璋当即傲然开口,

“不用户部承担,此后军饷,军备一应开支,由内库承担。”

“啊…”*x

“嘶…”*x

众人纷纷震惊的同时,心思转瞬就通透了。

皇帝好大的手笔,这是要彻底收军心于一身啊!

大家都知道皇帝有钱,且不说年初通告天下的所有矿产归国有,民间只能问藩王集团租赁,只说盐之一道,那可是留了不少血,锦衣卫甚至各地卫所将这天下妄图阻挠的盐贩子打了个七零八落,光抄家都不知抄了多少银钱。如今盐价虽然降了三成,听说以后还要降,但全数收益被皇家垄断了,那得是多大一笔银钱!

户部尚书全身舒爽,不但户部以后少了一项巨大开支,还能多收一大块农税,

“陛下圣明,老臣对新军制再无异议。”

兵部尚书出列道,

“陛下,燕王殿下,老臣以为不妥,一来整日空养着如此庞大的士卒,他们整日无所事事却要吃饭,穿衣,领饷,而各地卫所一年又能遇上几回战事,如今我大明百废待兴,正是需要全民付出的时候,此举浪费过甚!”

“二来只选30岁以下者,我大明军卒数量势必减少大半,如此又怎能兼顾各地?”

“还请陛下三思!”

朱棣直言不讳,

“你这其一当真不该是从你这位兵部尚书口中说出,军人要么在准备打仗,要么正在打仗!”

“此前我大明初立,国事艰难,父皇为养军,不得不牺牲士卒的训练时间,让他们种地以养活自身,作为兵部尚书你忍心士卒们整日行农耕之举?”

“至于你说的其二,确有道理,不过,还不是你兵部办事不利?”

“本王且问你如今大明130万士卒,30岁以下身体健全者几成?”

“哼,正是因为不知几何,所以才要轮着来京报道,将这一应信息尽数掌控准确才是!”

“有筛选自然会产生差额,不过是待准数出来再行增补罢了!”

兵部尚书老脸一红,

“啊,这…确是老臣办事不利,还请陛下责罚。”

朱元璋大度抬手,

“退下吧!”

“老四,此事你回头同兵部拿出具体细则,尽快实施吧!”

“是,父皇!”

“臣遵旨!”

“老四你再来说说这水泥路和建城一事。”

“陆长生有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朝廷收了商税一来要保护合法商人,二来则是要将这钱回馈给天下。”

“儿臣以为当以朝廷的名义大量雇佣闲暇百姓,定下每月银钱,让他们可做长工也可做短工。为均衡发展,该以当地路段优先录用当地百姓,制定修缮标准,多地同步进行。”

“此举不但促进大明南北融合,也是大明与草原融合的第一步,更能使百姓增收,使万民便利,旦有兵事也能更快响应。”

朱元璋点名户部,工部,

“户部可有难处?”

户部尚书是受过陆长生熏陶之人,也是典型的积极进取派,一脸傲然,

“回陛下,户部定确保钱粮不拖后腿!”

“工部可能担任此事?”

工部可是最早与水泥打交道的,这不但是意义重大的大工程,关键还钱粮充足,小老头乐的合不拢嘴,笑嘻嘻道,

“陛下放心,老臣必定尽心尽力,争取一年内将路修到长城脚下,5年内在草原建上两座城!”

“哈哈哈哈,如此甚好!”

……

下朝时,毛骧给朱棣递过去一个眼色,朱棣秒懂。

两人走到一个偏僻角落。

“殿下,他杀疯啦,臣即便再如何隐瞒不报,如此大的动静迟早要传到陛下耳中,届时臣怕是难逃一个欺君之罪啊!”

毛骧一脸苦涩。

朱棣蹙眉,

“有他如今的消息是在何地?”

“即墨城大杀一通后,方向应该是莱阳,如今大半个山东连乡野孩童都知道有‘长生门’这样的存在。”

朱棣轻笑,

“呵,这不是好事?”

“应天府炮轰李文忠的府邸,一时间遏制京城里多少纨绔?”

“本王还嫌它乡野小民传递的不够快,最好全天下都知道有这么一号存在,看他们还为非作歹!”

毛骧打量了一下四周,苦笑,

“哎呦喂我的燕王殿下,杀也就杀了,陛下知道了也不是大事,大抵如您这般乐见所成!”

“可物资的事情……陛下最忌讳什么,您是知道的。”

当初毛骧得了曲阜锦衣卫的消息,出于受过陆长生恩惠,并没有第一时间上报朱元璋,反而找的是朱棣,而朱棣又是心向陆长生的,两人一拍即合暂时不上报,反正陛下给了一年时间寻找踪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