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在门口看卢鸿目光呆滞,咬牙切齿,连忙掐人中、拍后背,舞弄了半天。还好卢鸿毕竟天赋异于常人,又占了年青的好处,很快就恢复回来。
众人这才长出了一口气,转而关注起屋内的战况来。只是刚才注意力都放在卢鸿身上,只隐隐听到屋内双方说了几句话,不知现在情况如何?
正待上去隔了门去听听,房门忽然“呀”地打了开来,崔三醉昂首而出,将酒坛举起轻啜一口,神态甚是悠闲。
众人眼睛都要瞪出来了。卢祖安结结巴巴地问道:“敢问伯父,适才,适才你都,说了什么?”
崔三醉将口中美酒咂么再三,微微晃着头,似乎还沉浸在酒的美味之中,很不经意地说:“老夫问那老家伙,天下美酒不只老夫手中一坛,怎说有一?手中美酒只老夫一人独品,怎说有二?”
“然后呢?”
“然后那老家伙说,天下美酒尽多,而只取一坛饮,是为有一;他抢过去喝了一大口,说手中美酒老夫饮得他也饮得,是为有二。”
“……然后呢?”
崔三醉将身子侧过,把挡住的屋内情景现于众人眼前。
然后众人就看到郑诚老爷子醉倒当地,鼾睡正浓,睡梦中睡出了甜美的微笑。
崔三醉的到来,终于把卢鸿解放了出来,书院的建设也终于步上了正轨。
三月初一这天,太极书院正式开学了。
除了当地郡守及各级官员到场相贺外,孔颖达为卢家奏请的“学达性天”赐额以及祝贺书院开张的贺信也给书院落成增添了一份喜意。
各大世家等也均有贺信贺礼。郑家、崔家除了给予的切实的支持外,还分别有几名优秀的青年学士,作为首批外来生,入院就学。
如郑家、崔家这样的世家中,不乏明智之士。卢家办书院的目的,虽然不能猜得尽透,但也能看出这是发扬本族学风、张大家族声望的重大举措。这几名入学的外来生,除了想让他们借书院的东风磨砺学业的目的以外,也不免有投石问路之意。
卢鸿对此心知肚明,但觉得并不是坏事。如果真是因为自己的原因,使学院提前兴旺起来,也是一件好事。至于书院为着卢家打算的一些功利行为,关键就在于一个先机。何况他的一些主意,只怕其他世家就是想学,也未必能办得到。
书院最初学生也不过几十人,因为都是精选出来的俊才,因此一段试讲后,很快师生都进入了状态。这些学生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受上次经会的影响,对于辩论兴趣颇浓,书院中每旬都举行一次辩论会,诸生皆踊跃参加,而崔三醉、郑诚等也经常亲临指点。这种辩论活动引起了范阳乃至周边学者的极大兴趣,每逢经辩之日,都有不少的学者士子,专程赶来观摹。
书院另一项吸引人的活动便是体赛。另卢鸿惭愧的是,唐时尚武风气极浓,而他自己却可说是手无缚鸡之力。尤其范阳地处北地,民风彪悍,青年士子也多受影响,卢家子弟不乏击剑、射箭的能手。这一点,郑家子弟便多有不及。只是年青人争强好胜,哪肯落后。先是自发比试,后来卢鸿发现了这一点,便顺手推舟,在书院中设立了体学一科。要求全体学生在习经同时,强健体魄,习弓练剑,更提出“上马能击贼,下马可立说”的口号,一时骑马击剑也成了青年学子中最为流行的活动。
为了推动体学,书院又在经辩间歇时,举行体赛,分为剑术、射术、马术等多个项目。因为这些项目竞赛性强,观赏性高,居然成了范阳城内最受欢迎的活动。一到体赛之日,几乎倾城出动,观看比赛。比赛中更是为了自己支持的选手大声加油喝彩,极为热闹。只是如此一来,书院的院落内却是拥挤不堪。最后只得将体赛由院内搬到了院外,在涿水一侧开出一块大大的方正空场,以为比赛场地。一到比赛日,这场地边上早早就立满观众,比赶集还热闹。范阳人均亲切称呼此地为“水立方”。(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