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
王秦将刘鼎求援一事放在朝廷上讨论,看看大家的意思和反应。
不少人都对刘鼎没有好处,上次蜀国入侵,造成了西境很大损失,至今都没有恢复元气。
并且刘鼎出尔反尔,忽悠了他们好几次,致使大汉颜面扫地,此事孰可忍孰不可忍。
现在刘鼎落难,是活该!
他们不去落井下石,就算是不错了。
又怎会发兵救援?
救他,这不是白痴行为吗?
王秦脸色变化。
出于内心的愤恨,他恨不得刘鼎死无全尸。
但是蜀国若是换个皇帝,由刘焌当了皇帝,这对他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
刘焌和刘鼎一对比,傻子都知道,刘焌的才能比刘鼎高出一大截。
刘焌只是掌控蜀国军事大权,就对蜀国的军事进行改革,令蜀国军事力量得以提升。
若是让他当了皇帝,整个蜀国的国力都将得到提升。
从七国中的弱蜀,变成强蜀。
这不利于王秦的一统大业。
而且刘焌野心勃勃,不会只甘于困守一个小小的蜀国,必将向外延伸发展。
而蜀国与外界的交界地,一个是魏国,一个是大汉。
大汉比魏国弱。
所以,蜀国必会以大汉为进攻的第一对象。
必须遏制刘焌,不能让他成为蜀国皇帝!
王秦从大局出发,决意暂时不计前嫌,帮助刘鼎,发兵蜀国。
只是大臣们的反对,让王秦有些为难。
他现在虽然是皇帝,他的命令就是天!
只要是大汉的臣民,就必须服从。
可王秦不想给外界一个独断专行的印象,他希望,在后世的史书中,他是一个善于听取他人意见的明君。
所以,王秦没有第一时间出声。
内阁的许平,眼睛一转,他最善于分析形势,猜测人心。
自从上次,他因为膨胀心理,在大明城内趾高气昂,被王秦下旨训斥,在家闭门思过。
这段时间,他低调了很多。
即使被选进内阁,但权力方面,已经大不如从前。
行政权力基本都在六部手中,内阁只有议政权,可是王秦是个勤快的人,并不怎么依赖内阁。
所以,他这个内阁大臣,日子过得很清闲。
想重新获得王秦重用,就必须顺从王秦,博得王秦的信任。
许平私下里可是探听到,王秦打算近日里于内阁中设一首辅的职位,作为内阁的最高长官。
很多人暂时都看不到内阁的实际价值,但许平清楚,一旦王秦放权,或是王秦因战争离京,内阁就相当于丞相府。
甚至比丞相府更具有权势。
成为首辅,就等于是大汉的第一任丞相。
许平至今,都对丞相的职位念念不忘,有很深的执念。
平时他没有什么机会发言,但此刻,蜀国出了岔子,关系到大汉的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