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上虽这么说,刘邦心里却是极为不爽,以常理来看,这曹参是非死不可的,没想到还有活下去的机会。
自家军师的反常之举,令人费解,在遭受极大的羞辱之后,还差点丢了性命,居然没表露出一丝报仇的心思。
而今控制了曹参,一言便可定生死,但凡是个正常人,都会抓住这个机会秋后算账,现在,竟然非常大度的饶其性命。
对刘邦来说,自己的如意算盘碎了,本来以为今日必死一头蠢猪,万万没料到一个都没死,这彻底打乱了心中的计划。
先前曹参与张良大闹,刘邦看到机会来了,可以借此机会,用他人之手弄死其中一个,于是一直采取冷眼旁观的策略,在考虑最后帮谁,让谁归天。
一旦两人的矛盾达到最大化,便会上升到你死我活的地步,若在这个时候帮其中一方,另一方借势,必不会给对方活路,会毫不迟疑、一鼓作气的弄死对方。
这样可以不用自己这个君王动手,就可以除掉一头大患,对未来有利,是极好的办法,也是唯一可采取的办法。
因为身为君王,天下还未平定,正是树立威信、奉行仁义的时候,在乱世之中,君王痛杀无辜贤臣,会寒众臣之心,会遭天下人非议,如此则人心尽丧、贤明之君的形象崩塌,帝业将成为遥不可及的事。
借他人之手做成此事,骂名不会降临在君王身上,而是会砸在直接动手的对头身上,形象点说,其中一位臣子是心头大患,该死,另一位就是一头替罪羔羊。
刘邦早就看出来了,张良威望甚高,与军中多位战将感情深厚,深得将心,这些年来,大汉境内的一部分民众对其极为敬重,各地官员有很大一部分与其交情莫逆,已然快要成为比肩自己这个汉王的存在。
而曹参,虽然民心、军心比张良稍逊一筹,但其战功甚高,握有兵权,其一直不居功高傲、讨要封赏,这般居心叵测,令人不安,原本对其无比信任,却不料在今日无礼顶撞,目中无王,如此行径,当除之,以绝后患。
任何对君权有威胁的人,都得死,即便立下汗马功劳,也得归天,要不是大汉还没有取得夺取天下的绝对优势,刘邦早就让这帮蠢猪一起稀里糊涂的归天了。
因此,当前形势,得慢慢地弄死一部分重臣,如今大汉已是天下间的霸主,那些握有实权,却没多大价值的臣子,是该驾鹤西去了。
提前处理一些蠢猪,以后统一天下后,可以轻松不少,刘邦可不想日后坐在龙椅上,整天想着如何弄死这些蠢猪,那样太费时间了,做了帝王,应该挤出时间与美人一起玩耍。
目前采取激化臣子间的矛盾,让二虎相斗而死的策略,最为高明,如此,自己这个君王可以在保全声誉的基础上,坐视一大祸患归天,乃人生一大幸事。
刚才的结果已经出现,在最后关头,刘邦选择帮张良,借其之手铲除曹参,现在看来,事情并非按心中所想发展。
如今局势危急,战事吃紧,日后两军交战的次数,会更加频繁,这就离不开谋略,军有谋,能对胜利起到关键作用,张良之谋冠绝天下,现在留下,对刘邦来说,是利大于弊,非留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