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第306章 大案

6个月前 作者: 吃瓜子群众

大乾国库借银之事,由来已久,一直都是件难以解决的麻烦。

这些能够从国库借出银子的人,一个个身份尊贵,让他们还银子可不容易。

户部都不敢上门去要银子,加上借银子的人太多,互相推诿之下让这件事更加复杂。

李蔷却是找到了突破口,正好皇室族老冒出头来,他就找准了这五位皇室族老。

“你倒是找准了时机,国库银子确实要收回!”太上皇笑了起来,他点头说道。

什么皇室族老,也就是看在同族的面子上,太上皇才会以礼相待。

真正涉及到大乾利益,需要牺牲他们时,太上皇绝对不会顾忌。

最为重要的,太上皇知道了李蔷的底气所在,只要李蔷不是做出太过分的事情出来,他都不会明面上反对的。

“国库银子之事等到演武之后再说,在演武之后我倒要看看他们是否还有勇气!”李蔷笑着说道。

“朕也想看看这次演武!”太上皇眼神发光的说道。

虽然李蔷与他说过已培养了两万悍将之事,但他还是想亲眼看看大乾军士的不同。

“到时请皇爷爷于承天门观演武!”李蔷邀请道。

“好,朕已多年未着甲了!”太上皇大笑着说道。

离李蔷去大通钱庄兑换未果已过去了近三个月,六大商户的话事人再次聚集于一起。

这次聚集,六位话事人的面色都不好看。

他们也没有想到,无论是从朝中,还有从皇室那边,都没有能够奈何李蔷这位太子。

如果是普通皇子成为了太子没有多久,他们所做之事真有不小的概率会让太子退位。

大乾太子必须立身正,不能有任何的污点。这是官员们对于太子的期望标准,正常情况下就算太子微有瑕疵也不会直接指出来,但真要被弹劾的话,太子就会承受极大压力。

历史上很多太子就是因此而退位,对于这种事官员们有着自己的一套办法,这是长期与皇家打交道的经验。

但这些对于李蔷并没有任何作用,李蔷根本不与官员们虚与委蛇,他更为直接的反击,没有丝毫顾及官场规则的意思。

“我家的损失极大,邓中堂致仕,让吴家在京中少了擎天支柱!”吴家话事人苦涩的说道。

“此事就是你吴家引起的,如今到了这种时候,你就不用再诉苦了!”宁家话事人摆手说道。

“如今怎么办?”吴家话事人无奈的看向众人问道。

这近三个月时间,六家做了做样子,实际上从各地运送到京城的银子不足一千万两。

就算他们这会儿想要兑换给李蔷,也无法在四個月内将银子送到京城。

再说了,九千万两现银一下子拿出来,六家都要掏不少的老底,这可不是他们愿意的。

“我等还是派人去与太子商谈吧,总要有个解决之法!”骆家话事人提议道。

他是怕了,李蔷的对应与他们预料中完全不同,李蔷实在是太强势了。

“先执行那个计划,让京中的物价动荡起来,让太子知道我等的能量后再找太子商谈!”宁家话事人提出了另一个意见。

“对,先让太子知道我们的厉害再谈,否则太子有可能会漫天要价!”舒家管事人也同意道。

“太子如此强势,怕是不会甘心受要挟!”骆家话事人摇头说道。

“太子再怎么强势,也要考虑京中百姓!”吴家话事人却是支持如此做的,他反驳道。

“不如举手表决吧!”冯家话事人说道。

他举起手来了,并看向其余人,一位位话事人举起手。只有骆家话事人有些迟疑,不过在看到其余人都举起手同意,他感觉自己是否举手都对大局没有影响,也只能举起手来表示支持。

“既然大家都同意,那我们就立字据共同进退!”吴家话事人大喜道。

他取出笔墨,开始书写,然后一式六份,每一份都由六家话事人签名。

大家都是商人,信誉是最为重要的。

这份字据可保六家一起出力,而不是有人落后。

转天,京城各粮铺都挂上了无货的牌子,初时倒是没有谁在意这些。

这可是大乾的京城,每日从大运河流入的货物就不计其数,粮食根本不可能短缺的。

但京城之中有不少人家,都是买少量的米面放于家中,他们从来没有想过粮食会买不到的问题。

就在第一天,京中粮食价格就翻了一倍,还只有少量店铺有售,这些店铺门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就在六大商户抬高粮食价格的第三天,京中粮食价格已翻到了之前的三倍。

随之有流言传出,太子威逼大通钱庄,使得大通钱庄无法及时调拔粮食,才造成了京中无粮情况发生。

“户部粮仓立即开仓放粮,由衙门按照人口定额出售粮食!”李蔷在听闻京中缺粮之事后,立即就召来了户部尚书发出了命令。

这种事处理起来并不复杂,虽说大商户把持着粮食,但户部一直存储着数量庞大的粮食,就是为了防止天灾人祸的发生。

所以李蔷让户部放粮,只要户部将粮食放出来,就可以稳定京城的粮价。

户部尚书得了命令退下,他倒是没有什么意外,一般这种事都是如此处理的。

“金冬,让人调查一下这些粮商的粮库在哪里?”李蔷向金冬吩咐道。

“主子,您放心,最多一个时辰就有回复!”金冬非常自信的说道。

京城可是天子脚下,也是太上皇那情报组织掌控最严密的地方,这里的任何消息都逃不过情报组织的关注。李蔷摆了摆手,让金冬先去办事。

他坐在椅子上,目光越来越犀利。

这两天他也遇到了麻烦,朝中因为粮食缺少之事上书了不少弹劾他的折子,由于官员数量太多,就算他要报复也报复不过来。

这些官员也学聪明了,不会在朝堂上提出,而是用折子上书。

当然,弹劾他的折子没多少作用,太上皇可不敢换太子,这天下已百分之百确定是他的了。

要换太子的话,就要考虑到大乾南北军队,以及京中的京营,这些军队是否答应。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