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次接手的最大财富,还是大通钱庄。
大通钱庄通过借贷与投资的方式,将触角伸入到了大乾的各行各业。
甚至很多官员的名字都在大通钱庄的借贷名单中,难怪六大商户能够调动这么多的官员为其出力。
大通钱庄的现银并不多,在京中的现银也就是为了应付李蔷运过来的一千万两银现。
其余地方的大通钱庄的存银量,受到了这次向京中运银的影响,达到了最低的程度。
但这并不意味着大通钱庄的价值低了,大通钱庄在账面上的财富是一个无法想象的天文数字。
只不过这些财富投入到了借贷与投资之中,让这些银子变成了源源不断出产财富的金蛋。
李蔷看着账册,不由的摇了摇头。
别说其他人了,就算他这个对财富没有多少感觉的人,在看到账册的数字后,心神亦受到了影响。
如果六大商户的产业被大乾衙门接管,以那些官员的贪婪,不说最后能够有多少财富到达宫中,就是这些产业在官员们的治理下,怕也无法维持多久。
这么庞大的财富,放在任何朝代都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来管理。
因为面对庞大财富的诱惑,能够保持本心的人真心难找。
也就是李蔷动用了‘风月宝鉴’,将所有管事都转化为百分之百忠诚,否则他也只能看着这些产业被一层层的盘剥。
如今可不同,有着百分之百忠诚的管事,每一份财富都完整的送到了他的手中。
“金冬,将这些账册收起吧!”李蔷对金冬吩咐道。
金冬与其余三名太监过来,小心的将账册收到一旁的柜子中。
“请田中堂过来一趟!”李蔷又吩咐道。
没多久,田中堂就来到了东宫正殿,他看着李蔷的目光中,多了敬畏之色。如今的朝堂,李蔷的威严远远超过了当初的景文帝,就算景文帝权力巅峰时期都远远不如李蔷现在。
也只有太上皇鼎盛时期,才能够与李蔷一较高下。
但太上皇那是用了多少年,李蔷还只是太子,没有真正成为皇帝。
“赐座!”李蔷扶起了田大学士说道。
田大学士坐在了李蔷的对面,他只是虚坐,这与面对太上皇时是一样的。
“内阁大学士的人选可有了?”李蔷沉声问道。
邓大学士致仕已有了不短的时间,但内阁这边一直没有上报人选。
“已选定了合适的人!”田大学士恭敬的回道。
事实上这内阁大学士的人选问题,可是在内阁甚至朝堂之中引发了很多的利益纷争。
邓大学士致仕,代表着属于其这一派系的没落。
特别是六大商户被抄,让很多官员受到了影响。
就连田大学士都不敢轻易做出选择,万一选出之人与六大商户有了牵连,后果就连他这个推荐人都有麻烦。
只要一日六大商户的案子没有了结,朝中的人心就不会稳定。
就看户部粮仓被盗的案子,多少官员被抓,多少官员受到了牵连。
要说在大乾朝堂中,完全与六大商户没有任何关系的官员,还真的很少。
六大商户利用手中的财富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关系网,大乾官员多多少少都在这张关系网中。
但这其中有一個例外,在一位内阁学士提出此人名字后,没有一人再有反对意见。“哦,是哪位?”李蔷都有些好奇了,他问道。
“林如海林大人!”田大学士回道。
李蔷真是惊讶了,虽说林如海已是大理寺卿,但当初林如海升任大理寺卿可是高配的,就算提升品级,也不会一下子提升到正一品内阁大学士。
内阁大学士已是大乾最高的文官,两位内阁大学士就是文官的代表。
说实话,林如海的资历不够,一下子升任内阁大学士还是很勉强的。
但问题在于,那位内阁学士提了林如海的名字,其余人反对的话,就要考虑到林如海的女婿,也就是李蔷的想法了。
李蔷通过演武,通过三千死士的鲜血,展露出了自身的无敌之势。
再加上从宫中传出的消息,如今大乾军队完全听从李蔷的调令,甚至就连新出现的悍将都与李蔷有关联。
携如此之大势,在有人提出林如海的名字后,自是没有官员会冒着得罪李蔷的危险而反对林如海升任内阁大学士。
反正内阁大学士的提名一直没有个结果,交到林如海这个本身在京中势力较浅之人手中,也算是各方的一种妥协。
“内阁可是定了?”李蔷确认道。
“是的,这是内阁上的折子!”田大学士取出了一份折子呈上说道。
李蔷接过了折子,看过了内容后拿出御笔书写了几字,又加盖了印章。
“大理寺卿之位可有人选?”李蔷还是十分尊重田大学士的,在官员的任免上,内阁可比他更清楚哪些官员合适。
“可在大理寺左右少卿两位中选一人!”田大学士并没有擅自做出决定,而是说出了两个官员由李蔷来选,这同样是一种尊重。
“那就右少卿吧!”李蔷想到大理寺左少卿似乎与林如海不和,右少卿则是亲近林如海的,这就很好选择了。
权力在手,他一言决定一位三品大员的任命。
“可!”田大学士点头回道。“金冬拟旨,封林如海为内阁大学士,其大理寺卿由大理寺右少卿接任!”李蔷向一旁的金冬吩咐道。
圣旨他只要说出自己的想法,至于说修辞手法,就由金冬去发挥了。
金冬跟着戴权也学了不少时间,加上对以前圣旨的研究,书写一道合格的圣旨很是轻松。
李蔷从金冬手中接过了圣旨,查看了一番点了点头。
金冬取过大乾皇帝之玺,在圣旨上盖上了大印。
“就由田中堂去宣旨吧!”李蔷笑着说道。
“多谢太子殿下!”田大学士双手接过圣旨说道。
李蔷让他去宣旨,这是让他与林如海提前搞好关系,凭借着这次宣旨之事,双方之间天然就会更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