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第二百六十一章 讨秦檄文

4个月前 作者: 猫爵士

离开宋牧府上之后,李旭去了九门提督衙门。

让人送上一大碗冰镇的酸梅汤,李旭一边啜饮一边沉思。

从宋牧今日的话语之中,可以看出,显然宋牧掌握的“唐侯”的消息比自己想象的要多一些,但是应该也不会太多,核心的关键的信息他依然是一无所知的。

李旭最终还是看了宋牧拟定的那份长安城防御方案的条陈。

核心思路还是根据李旭之前的建议,以皇帝大婚为契机,调集周边府县府兵聚集长安城,以为天子大婚而贺搞一场阅兵仪式来掩人耳目进行调兵,避免人心动荡。

同时传令给远在潼关的宋成,让他秘密抽调一支精锐潜回长安城勤王。

这个方案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确定唐军何时南下,如果秦军召集过早,一来是要消耗巨量的粮草军饷,二来十几万军队聚集在一起很容易引发一些其他的变故,一旦处理不好,可能不等唐军来打,这些秦军就会自己酿成一场兵灾。

三来还有可能会造成流言沸腾。

毕竟皇帝大婚是要有个具体日子的,不能等到唐军快要逼近长安城的时候再宣布大婚日期。

而且如果府兵抽调过早,周边的城池就会防守空虚,万一被唐军所趁,来一个声东击西,那就得不偿失了。

抽调过晚也不行,大军集结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不能等到唐军快到长安城的时候再抽调,肯定来不及。

所以宋牧对何时抽调府兵至京城,抽调多少这两个问题很是纠结。

这一点其实李旭昨夜已经想到了,唐军势必是要在长安城下和秦军大战一场的。

虽然要死很多人,但是却是极为必要的一场仗。

李旭的目的是要通过这场仗充分展示唐军的强大,暴露秦军的虚弱,彻底击碎秦国上下抵抗的决心和意志,让他们意识到唐军是他们根本无法战胜的力量。

这样一来,后续许多事情才会变得顺遂起来。

就算偶尔有些叛乱,也不会规模太大。

对于政权的平稳过渡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既然秦国这边无法确定决战的时间,那么李旭就帮他们确定下来。

如果秦军人不够多的话,这场仗打起来也没意思的,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昨夜派出的信使将会转告谭纶和石达开,他们会在出兵之前发布一份公开的“伐秦檄文”,公开宣战。

这份檄文当中就会有明确的决战时间。

这么一来,秦国朝堂就有了明确的时间表,知道何时调兵会比较合适了。

只是如此一来,利用皇帝大婚的名义抽调军队阅兵的借口就自然作废了,只能变成公开的勤王诏令。

同时,李旭交代的在长安城里散布唐军要来的流言也会发酵起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