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在庭院里看着远处的青黎堂和苏氏军营,苏洵满满的都是安稳感。
平静的生活,也让苏洵重新感觉到了前世生而为人的安逸生活,不得不称赞一句“舒服”。
虽然住在了苏家最安全的地方,不过苏洵很明白,这个世界还是太危险了。
苏家虽大,但是做为世家最底层的弱小寒门,苏氏家族根本做不到永远保护着自己。
能给自己提供一段时间的庇护和这高起点,苏洵感觉已经是老天保佑,投胎技术超常发挥了。
并且为人处世,哪有永远靠人的,靠山山倒,靠人人跑。
只有自身强大,那才是真正的安全,也才可以反过来保护别人。
未来如果遇到危险,也只有自身强大,才能有反抗的机会。
不是白白的流血牺牲,留下遗憾,或是被人当做交换的筹码,随意丢弃。
未雨绸缪下,兔子急了就不是只能咬人了,至少还可以蹬人。
苏洵琢磨着,只要等自己顺利继承了苏家东房。
不论这世间谁想要动自己,或者自己身边人,打不过也能扎他一嘴血下来。
至于为什么苏洵总担心以后会有人要来动自己,并不只是因为他是穿越者,穿越者也是正常人,没有被害妄想症。
因为这一年,苏洵的大伯那打小就特别聪慧的小儿子,前段时间在晋朝国都金陵被人掳走了。
国都所在地叫江北郡,他大伯的小儿子叫“苏长梅”。
这“苏长梅”苏洵熟悉,但是“江左梅郎梅长苏”苏洵更熟的不得了啊。
对于这个三岁的堂弟,苏洵记忆深刻。
因为苏长梅这奇怪的名字,苏洵以前还偷偷捏过他,并用自己的前世天赋“望气之法”,看了他的本命气。
“人生天地之间,各有本命气运,本命气共有六色,由低到高分别是灰、白、红、黄、青、紫。”
结局和苏洵想的一样,奇怪的人名总是搭配不凡的命格。
苏长梅虽小,但周深那郁郁青青,明晃晃的浓郁青色本命气运,简直亮瞎了苏洵这双,“通红幽怨渴望”的双眸。
灰、白、红、黄、青、紫,苏长梅天生本命青色气,排行第二,祖坟冒青烟说的就是这种命格。
靠着这姓名和气运,苏洵敢打包票:“自家堂弟哪怕现在流落在外,算算时间,怕是已经混得比自己还好了吧。”
明白这层道理,苏洵深深感觉自己建造的木质庭院“新手村”,可能会被大大削弱防御力。
自感时间紧迫,舒适的生活可能不多了,于是苏洵就在这苏氏西岭山中,无人打扰的木质庭院里。
夜晚读书,白日习武,不论雨雪,昼夜不停,从不敢懈怠。
得空时才回东房的大院宅邸陪苏父苏母吹牛聊天,汇报功课,讲些山中见闻,要些练武资源。
就这样,苏洵虽在外名声不显,家中旁人确不敢轻之,这一晃便过了十年。
在这世道,十年的清净安稳,羡煞旁人。
蛮荒大陆,超凡显世,世家大族死后魂魄有机会入家族福地,享香火祭祀,得另类长生。
故晋朝风气也如前世的魏晋时期,家族观念极重。
家事重于国事,家人重于国人,同族之间少了许多算计,多了几分真诚。
个人于家族,经常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家族若出杰出子弟,在子弟间脱颖而出,则必会受到族内重点培养。
再外若是有际遇,也会得到家族大力支持。
是故家族子弟对族内认同感极高,家族荣誉不可辱,辱者必杀。
超凡三脉,分别是“心境法”、“肉身法”、“兵阵法”。
不过心境修行是为万法之根。
所以修行首重“心境法”。
心境修行,以儒、释、道三教传承为尊,共分九品九境。
以儒家为例:
下三品:格物境、知至境、意诚境。
中三品:心正境、身修境、家齐境。
上三品:国治境、天下平、圣人境。
肉身力量是万法基础,习武伟力归于自身,人族仗之护卫己身。
所以修行次重“肉身法”。。
武者九品九级,依次为:
下三品:精兵、悍卒、明劲。
中三品:暗劲、化劲、罡劲。
上三品:丹劲、先天,武圣。
四大显学,超凡三脉,论杀伤力,属“兵家军阵”杀伐第一。
所以修行三重“兵阵法”。
兵法第一境,需熟读兵法,演兵布阵,便可成就。
但第一境无超凡之力加持,不计入世家评级标准。
兵法第二境界为“两仪阵”。
两人为阵便可合两人之力叠加一起,更能沟通士兵血气煞气,镇压妖,诡,精,怪。
三才阵,合三座两仪演化而成,六精兵。
四象阵,合四座三才阵演化而成,一十八精兵。
五行阵,合五座四象阵演化,九十精兵。
六丁阵,合六座五行阵演化,五百四十精兵。
七星阵,合七座六丁阵演化,三千七百精兵。
八卦阵,八座七星阵演化,三万精兵。
兵家第九境,则需要悟通天地规则,兵家要易,成就可演变上古十阵,称号“军神”。
(一字长蛇阵.二龙出水阵.天地三才阵.四门兜底阵.五虎群羊阵.六丁六甲阵.七星北斗阵.八门金锁阵.九字连环阵.十面埋伏阵)
上古十阵,一座就可叠加三十万人血气煞气。
大阵一起,血煞升腾,破山伐庙,开荒建林,镇压人族祖脉气运,是为人族称霸南赡部洲第一杀伐秘术。
不过兵家军阵,最重杀伐气,须心境达标才能领悟,极其难修。
不过若能儒,武,兵,三脉同修,便可延长寿命,超凡世间。
三脉一境圆满寿百年,二境圆满,寿一百五。
三境以上,每同修一境,最少可延寿百年,听说最高可得长生久视,并非虚幻。
正所谓“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为取长生资源,此间晋朝,超凡显世,杀伐不断,世家倾轧,诸大世家无所不用其极。
大族若无兵阵护身,随时都有被吞并的风险。
为护住八百里西岭山资源,苏氏家族,六举一选兵一万,穷兵黩武,举族修武。
青黎养老堂,更是背靠祠堂,镇压气运,从不出西岭山。
思索着这些事情也没心思读书,放下手中书籍,皱眉的苏洵看向了庭院中。
青石铺地的木质小院虽然不大,可是人却不少,除了门口的族中守卫,和数位家中小厮。
院中另外还有着六位身材高大,面貌坚毅,但仍旧有些稚嫩的少年,正演练两仪军阵,以图从中领悟一丝两仪军阵奥义。
看着院中这六位充满少年活力的同族兄弟,苏洵心中微微一暖,又是闭目陷入沉思。
身在苏家为嫡长子,光鲜亮丽的背后,实也有着为人不知的压力。
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苏氏寒门内外万余户,近六万人口,每日吃喝,族人读书练武的消耗,所耗资源,消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资。
两百年来,江淮苏家三脉族人靠着八百里的西岭山,山中种药,山脚种地。
每年冬季更有族中狩猎队,进山开荒围猎,杀妖宰兽补充肉食。
加上山里的两座精铁矿脉,凭着近些年的风调雨顺,算是堪堪供养住了这些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