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剑英的话在馆驿院内回荡,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调侃,似乎在挑战洪成的仁慈和公正。洪成听到这话,脸色一沉,他猛地站起身来,手指着杨剑英,大声斥责:“呸呸呸!杨剑英,你这是何意?难道我洪成是那种见死不救的人吗?”
杨剑英见洪成动了怒,连忙摆手解释:“洪大人息怒,我只是开个玩笑,想看看您对黄风寒的态度而已。您一向以仁义着称,我自然知道您不会真的见死不救。”
洪成的怒气稍减,他坐回椅子上,叹了口气:“杨兄,黄风寒当年确实在我府上乞讨过,我也曾施舍过他几次。但后来他不知为何突然消失,再无音讯。我本以为他早已饿死街头,没想到他竟然能翻身成为二品大员。”
杨剑英见洪成情绪平复,便继续说道:“洪大人,您当年对黄风寒的施舍,或许正是他今日成就的起点。有时候,一碗饭、一瓢水,都可能成为改变一个人命运的关键。”
洪成沉默了,他开始反思自己当年的行为,是否真的对黄风寒有所帮助。他的女儿洪箐见状,轻声说道:“父亲,杨叔叔说得对。当年您对黄风寒的施舍,虽然微不足道,但也许正是那份仁慈,让他在最绝望的时候看到了希望。”
洪成点点头,感慨地说:“洪箐,你说得对。我当年的确没有想过,那些施舍会对他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看来,我也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和判断。”
就在这时,馆驿院外传来了一阵马蹄声,紧接着是一声响亮的通报:“钦差大臣黄风寒大人到!”
洪成和杨剑英立刻站起身来,准备迎接黄风寒的到来。洪箐也跟在父亲身后,眼中闪烁着好奇和期待的光芒。
黄风寒走进馆驿院,他身着华丽的官袍,头戴乌纱帽,脸上带着温和的微笑。他向洪成和杨剑英行了一礼,说道:“洪大人,杨兄,多年不见,别来无恙。”
洪成和杨剑英连忙回礼,洪成诚恳地说:“黄风寒大人,当年我府上施舍之事,实在是微不足道。没想到您今日竟有如此成就,我深感欣慰。”
黄风寒微微一笑,他的目光转向洪箐,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洪小姐,当年我曾有幸见过您几次,您的聪明才智和善良仁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洪箐微微行礼,回应道:“黄风寒大人过奖了。您的成就,是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