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现在就很不理解,他当初喊着要打匈奴的时候,朝野上下一片反对之声。
尤其是这个汲黯,大肆鼓吹和亲政策的便利,极力反对与匈奴作战,也就是这几年才安静了一些。
现在一个还不知道在何处的番邦蛮夷就让你汲黯高喊着要出兵讨伐啦?
还有那郑庄,平日里让他掏点钱来打匈奴,左一句缺钱,右一句百姓负担重,现在不怕百姓负担重了?
什么讨伐蛮夷,扬我大汉天威,你是奔着这些去的么,你是馋人家的稻米,老不羞的。
随着这二位的发言,其他大臣也纷纷表示应该出兵,就是有不想因此发起战争的人也不敢在这时候说话,稻米的诱惑太大了。
这可是能够名留青史的功绩,谁敢阻止的话就会成为大家的公敌。
而且郑庄有一句话说的很有道理,就算百姓一时间负担加重,新稻米带来的的巨大好处也会让百姓感谢朝廷的出兵之举。
以往他们反对征讨匈奴的一大理由之一,就是匈奴的领地大多是草原,浪费巨大的人力、财力之后,打下来的地方难以种植粮食,总不能让大汉的百姓都去草原上放羊吧。
要是匈奴占据着大片肥沃而适宜耕种的土地,哪里还需要等到刘彻继位之后才展开反击,刘邦不把这块地方纳入统治,他都没资格当汉高祖。
那些大汉的开国功臣恐怕就要另投他处,追寻一个志向远大,愿意为统一天下而努力的明主。
眼见得群情激奋,文武百官恨不得立刻就出兵,马上就打到那个蛮夷那里,取回占城稻以推广天下,刘彻不得不站出来安抚大家的情绪。
“朕知道你们着急,但眼下还是要冷静一些,兵者,国之大事也,不可不察……”
没等刘彻说完,汲黯打断道:“陛下,农为国本,民以食为天,这占城稻同样是国之大事。
“况且大汉承万世无疆之统,亦有万世必报之仇,富民侯师门之人亦是我大汉子民,怎能受蛮夷欺辱伤害,此乃国仇也。”
“我大汉要为此向那蛮夷要一个交代。”
陆鸣看着眼前的景象觉得有些陌生,纯纯的倒反天罡,谁能想到有一天刘彻会劝说大臣们不要轻易动兵呢?
这就是公羊学派盛行下的西汉么,大复仇主义指引着精力旺盛的士大夫们。
只要想打你,往上数一百辈子都要找到理由来报仇,打伤我大汉的贤才就是藐视我大汉,这妥妥的就是国仇,必须报仇不可。
陆鸣觉得自己下次编故事的时候要注意一些,免得周边这些地方都要遭殃。
咦,这似乎也不是不行。
不过你汲黯不是儒家的吧,一个学老庄的凑什么热闹。
“大家听我说。”
陆鸣大声喊道,吸引群臣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