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第80章 风云变幻

4个月前 作者: 火山岛祝心

这日午后,刘文善闲来无事,便独自一人漫步于市井之间。正行走间,忽见一位商人正在与其孙子争论。那商人大约四十上下,面色红润,衣着虽不华丽,却也整洁有序。其孙子约莫七八岁,正因顽皮不听话而被训斥。

刘文善见状,心中不悦,遂上前劝道:“教子之道,当以德行为先,非以严厉为重。孔子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汝若不能以身作则,何以教子?”

那商人闻言,面露愧色,连连点头称是。然而,刘文善却未止住话头,冷冷道:“上梁不正下梁歪,汝若为人父祖尚且如此,如何能望子成龙?”

商人闻言,面色骤变,显然被刘文善的话刺痛了心。可他并未反驳,只是默默点头,领着孙子离去。

翌日,刘文善早早进宫,准备面圣弹劾朱怀。未曾想,刚一入殿,便见皇上朱元璋正襟危坐,面色凝重。刘文善心中一凛,连忙跪拜行礼。

朱元璋目光如炬,盯着刘文善,缓缓开口:“刘卿,朕问你,何为‘上梁不正下梁歪’?”

刘文善闻言,顿时心头一紧,额上冷汗直冒。他想起昨日在市井中的一幕,心中隐隐有些不安,然而却不敢多言,只能战战兢兢地回答:“回禀陛下,‘上梁不正下梁歪’之意,乃是指上位者若行为不端,则下属亦难以正直。”

朱元璋闻言,冷笑一声:“刘卿所言甚是。那朕再问你,若上位者不正,下属是否该直言劝谏?”

刘文善心中一颤,连忙道:“陛下明察,臣以为,若上位者有过,下属当直言不讳,以助其改正。”

朱元璋点了点头,目光更加锐利:“好一个‘直言不讳’。刘卿,朕问你,你昨日在市井中,可曾对一位商人说过‘上梁不正下梁歪’?”

刘文善闻言,顿时如遭雷击,心中大骇。他从未想过,自己在市井中的一番话竟会被皇上知晓。他抬头看了看朱元璋,见其目光如炬,顿时明白事情非同小可,连忙叩首道:“陛下,臣……臣确曾说过此话,但绝无冒犯之意。”

朱元璋冷哼一声,厉声道:“绝无冒犯之意?刘卿,朕再问你,昨日那商人之孙,乃是何人?”

刘文善闻言,顿时面如土色。他哪里知道那商人之孙是何人,只能战战兢兢地回答:“回禀陛下,臣……臣不知。”

朱元璋目光冷冽,缓缓道:“刘卿,昨日那商人之孙,乃是朕之孙。你竟敢当面辱骂朕之孙儿,言其‘上梁不正下梁歪’,你可知罪?”

刘文善闻言,顿时瘫软在地,冷汗直流。他从未想过,自己随口一句训斥,竟会惹来如此大祸。他连忙叩首道:“陛下,臣万死,臣万死!臣绝无冒犯之意,只是……只是……”

朱元璋冷冷打断他的话:“只是你口无遮拦,目无尊长,是也不是?”

刘文善连忙点头:“陛下所言极是,臣口无遮拦,罪该万死。”

朱元璋冷哼一声,目光中带着几分寒意:“刘卿,朕平素敬重你才学,但你如此狂妄,实在令朕失望。你可知,昨日你那番话,已传遍京城,朕如何能容你?”

刘文善闻言,顿时面如死灰。他深知朱元璋的性格,知道自己今日恐怕难逃一劫,只能连连叩首,哀求道:“陛下,臣知罪,臣愿受罚,只求陛下开恩,饶恕臣一命。”

朱元璋冷冷看了他一眼,挥手道:“来人,将刘文善押下,待朕思量再作定夺。”

侍卫闻令,连忙上前,将刘文善拖出殿外。刘文善心中万分恐惧,知道自己此次祸从口出,恐怕难逃一死,只能在心中暗暗祈求上天保佑。

此时,殿内气氛凝重,众臣皆不敢多言。朱元璋目光扫过众人,冷冷道:“诸位爱卿,刘文善之事,尔等当引以为戒。朕治国,需忠臣良将,非狂妄之徒。若有再犯,定不轻饶。”

众臣闻言,连忙跪拜,齐声道:“陛下圣明,臣等谨遵教诲。”

朱元璋点了点头,挥手道:“今日朝议至此,诸位爱卿退下吧。”

众臣闻令,纷纷起身,鱼贯而出。殿内只剩朱元璋一人,他长叹一声,目光深邃,似在思索着什么。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眼神如炬,扫视着大殿中的文武百官。他的目光最终停留在跪伏在地的刘文善身上,声音低沉却充满威严:“刘文善,朕问你,为何敢给商贾制造意外,却无人知晓?”

刘文善浑身颤抖,额头贴在冰冷的地砖上,汗水顺着脸颊滑落。他战战兢兢地回答:“臣……臣不敢,皇上,臣冤枉啊!”

朱元璋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凌厉:“别叫朕皇上!翰林清流,呵呵。”他顿了顿,语气更加严厉,“你可知‘用心打’这三个字的意思?”

刘文善听到这三个字,心中一惊,仿佛被雷击中一般,顿时昏厥过去。殿内一片寂静,只有朱元璋的冷哼声回荡在大殿中。

第二天早朝,百官齐聚,气氛凝重。文官之首孔讷站出班列,拱手奏道:“陛下,臣有本奏。”

朱元璋微微点头,示意孔讷继续。

孔讷肃然道:“凉国公蓝玉和应天县令蓝破虏私自将商籍丁男朱怀改为士籍丁男,此事严重违背朝廷律法,臣请陛下严查此事。”

朱元璋眉头微皱,目光转向蓝玉。蓝玉面色如常,拱手道:“陛下,臣不知此事,还请陛下明察。”

朱元璋沉吟片刻,目光冷冷地扫过蓝玉和蓝破虏:“蓝破虏,你可知罪?”

蓝破虏跪伏在地,脸色苍白,声音颤抖:“陛下,臣……臣确有此事,但此事并非臣一人所为,乃是受人所托。”

朱元璋冷哼一声:“受谁所托?”

蓝破虏低头不语,显然不敢言明。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怒意:“蓝破虏,朕再问你一遍,受谁所托?”

蓝破虏颤抖着回答:“陛下,臣……臣受凉国公蓝玉所托。”

蓝玉听到此言,面色骤变,急忙辩解:“陛下,臣冤枉!此事绝非臣所为,蓝破虏这是诬陷!”

朱元璋冷冷地看着蓝玉,眼中闪过一丝寒光:“蓝玉,朕问你,朱怀是何人?”

蓝玉沉默片刻,回答:“陛下,朱怀乃是一名商贾之子,臣并不认识他。”

朱元璋冷笑:“不认识?那为何要将他的籍贯改为士籍?”

蓝玉无言以对,额头上渗出冷汗。朱元璋继续道:“蓝玉,蓝破虏已经供认不讳,你还有何话说?”

蓝玉急忙叩首:“陛下,臣冤枉!此事确非臣所为,臣愿接受调查。”

朱元璋冷哼一声:“好,既然如此,朕便下令彻查此事,若有任何隐瞒,定不轻饶!”

孔讷拱手道:“陛下英明。”

朱元璋目光转向其他大臣,冷冷道:“诸位爱卿,此事关乎朝廷律法,朕希望你们都能引以为戒,切勿徇私枉法。”

众大臣齐声应诺:“臣等谨遵圣谕。”

朱元璋挥手示意退朝,百官纷纷退出大殿,心中各怀心思。

退朝后,朱元璋召见锦衣卫指挥使蒋瓛,低声道:“蒋瓛,此事非同小可,朕要你务必查清楚背后真相,不得有任何疏漏。”

蒋瓛拱手领命:“臣遵旨。”

与此同时,蓝玉回到府中,心中忧虑重重。他深知此事若不尽快解决,恐怕会引发更大的危机。蓝玉召来心腹,低声吩咐:“你速去查清朱怀的来历,务必找到证据,证明此事与我无关。”

心腹领命而去,蓝玉独自坐在书房中,眉头紧锁,思索着如何应对接下来的局面。

另一边,孔讷回到府中,心中亦是思绪万千。他深知此事牵扯甚广,若要彻查,必定会引发一场风波。但作为文官之首,他必须坚持原则,维护朝廷律法。

夜深人静,京城的灯火渐渐熄灭,但朱元璋的心中却无法平静。他站在御书房的窗前,望着夜空中的明月,心中暗自思忖:“此事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阴谋?蓝玉和蓝破虏是否真的有罪?朕必须查个水落石出,才能还朝廷一个公道。”

一夜无眠,朱元璋心中已有了决断。次日早朝,他再次召集百官,宣布道:“诸位爱卿,经过一夜思考,朕决定成立专案组,由锦衣卫指挥使蒋瓛负责,彻查此事。若有任何人胆敢隐瞒,朕必严惩不贷!”

百官齐声应诺:“臣等遵旨。”

朱元璋目光坚定,心中暗自发誓:“无论此事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阴谋,朕都要查个水落石出,还朝廷一个公道,还天下百姓一个公道!”

殿内气氛凝重,众臣皆不敢发声,唯恐触怒天威。

朱元璋忽然开口,声音如雷霆般震撼全场:“孔讷,你昨日干嘛去了?”

孔讷一惊,急忙上前,拱手道:“臣昨日在家休息,未曾出门。”

朱元璋冷笑一声,目光如刀:“是吗?那你可知有人抢夺了商人的山脉?”

孔讷心头一颤,额上冷汗涔涔:“臣不知,请陛下明示。”

朱元璋双目如炬,直视孔讷:“你当真不知?那无烟煤如何?”

孔讷顿时如坠冰窖,心中一片混乱。他忽然想起无烟煤山正是寿州之困时朱怀献上的,而朱怀正是解救寿州之困的功臣。孔讷脑中一片混乱,心神难定,还以为朱元璋的计策是自己的计策。

朱元璋见他神色慌乱,冷冷道:“孔讷,你可是心中有愧?”

孔讷一时语塞,慌乱中跪倒在地,颤声道:“臣……臣有罪,请陛下恕罪。”

大殿之上,群臣无不惊愕,纷纷侧目。大殿内鸦雀无声,唯有朱元璋的声音回荡在殿内。

朱元璋冷笑道:“孔讷,你可知罪在何处?”

孔讷颤抖着声音道:“臣……臣不知,请陛下明示。”

朱元璋冷冷道:“你身为朝廷重臣,却不顾百姓疾苦,抢夺商人山脉,致使民怨沸腾。你可知,这无烟煤山乃是朱怀解救寿州之困时献上的,你却贪图私利,将其据为己有。你还有何话可说?”

孔讷听罢,顿时面如土色,心中万分惶恐,颤声道:“臣……臣一时糊涂,请陛下恕罪。”

朱元璋目光冷厉,沉声道:“糊涂?你身为朝廷重臣,岂能糊涂?今日之事,朕绝不姑息。”

孔讷跪在地上,额头冷汗直流,颤声道:“臣知罪,请陛下恕罪。”

朱元璋冷哼一声,转头看向群臣,沉声道:“诸位爱卿,孔讷之罪,如何处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