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先不论你和歪嘴,就说咱们被抓进去的这批人,那些衙役们肯定有人记住咱们其中一些人的长相。
泰丰县的县令一定会把一些人的画像送到兰州知府那里去,到时候,咱们就会被全府城通缉了!"
齐文作为大应朝的读书人,对大应的律法还是很熟悉的。
所以当他发现他们没有被泰丰县县令追击时,就想到了那县令会用通缉这一法子。
静和对这方面的律法倒是一点也不清楚,一听齐文这么说,觉得很有道理。
她指着舆图说道:"那我们就不从府城路过,咱们从大宴山山脚喜爱绕过去!虽然会绕远路,也可能会遇见土匪啥的,但好在没有官府的威胁,安全!"
齐文笑着点头,表示自己跟静和的想法不谋而合。
重新规划了路线,他们决定,等到了下一个岔路口,就不再走官道,而是向西拐,贴着大宴山的山脚下走。
回到胡家村的胡连达,想到那群难民,越想越气。
再加上侄子胡大头不停的在旁边拱火,说那群难民真嚣张,一点都不给大伯面子,五两银子就把人打发了,巴拉巴拉一顿说。
胡连达听了,心里更气了,当即骑上家里的小毛驴往府城找自己大儿子去了。
他家大儿子是个有出息的,是十里八乡唯一个童生,娶了府衙兵房经承的小女儿,沾着他老丈人的光,在府衙里谋了个兵房典吏的差事。
这也是胡连达在胡家村能成为一言堂的重要原因,谁叫人家有个在衙门当差的儿子呢!
静和他们也没想到这胡村长气性会那么大,此时的他们已经弃了官道,往大宴山山脚下走去。
众人紧赶慢赶,终于在天黑前赶到了大宴山山脚下。
没想到在这竟然还遇见了好几支逃荒的难民。
静和纳闷了,他们队伍不走府城是因为得罪了官府,这群人又是为何?
她看着别人的队伍觉得纳闷,别人的队伍看着这支男多女少,马匹多,马车多,粮食多,又手持大刀长矛的队伍就是羡慕加害怕了!
这会在大宴山山脚下,除去静和他们这一行人,还有三支难民队伍。
分别是王家村,李家村和夏湾村。
静和他们队伍安顿好后,就开始练起武来。
耍大刀的,练拳的,耍棍棒的,练箭的,练枪的......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帮子难民以前是搞杂耍的。
此时其他三村的难民只想离这支奇怪的队伍远一点,生怕一不小心那大刀就砍到了他们身上。
等做晚食的时候,阵阵肉香飘来的时候,周围三个村子的难民更想离这支奇怪的队伍远一点。
实在是肉香太浓郁了,别说家里的孩子,大人闻着肉香味都馋哭了!
对于他们的感受,大柳树村的村民表示他们作为过来人再理解不过了!
不过现在的他们,和队伍混熟后,队伍有好吃的,也会分一些给大柳树村。
好不容易捱过晚食,三村的难民就发现那支奇怪队伍的难民不睡觉,也不吹牛打屁,而是开始读书识字。
当朗朗读书声传到三村的营地中时,他们已经懒得吐槽了,这到底是来逃荒的难民队伍,还是富家公子闲着没事出门游学的队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