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小羽走后不久,咸阳宫就来了一个叫郑国的人求见秦王。吕不韦告诉嬴政,郑国是韩国有名的水工工程师,这次来秦国就是想在泾阳开凿一条水渠,用来方便关中的灌溉。
秦庄襄王的遗诏曾经提起过秦国地处西陲,虽有黄河之水但不利于灌溉,使得关中之地年年饱受水患。若有奇能异士能够治理秦国水患者,当重用之。所以,嬴政就动了重用郑国的心思。
可这件事居然在秦国朝廷掀起了轩然大波,整个朝堂为了这件事争论不休,觉得开凿水渠太消耗秦国国力,如果成功还好,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嬴政也非常犹豫,为了要不要实施这项工程,权衡利弊之后依然难以下定决心。不过当时正值先王驾崩,嬴政刚刚登基,就算要动工的话,也要等到明年春祭之后,所以这事儿就这么拖住了,郑国也在咸阳留了下了。
而不久前的宝物出世,引得全天下的修炼者纷纷齐聚咸阳。嬴政既不想这些修炼者打乱秦国的节奏,也不想宝物落入外人之手。为了掩人耳目,嬴政决定采纳郑国的提议在泾阳兴修水利。
不过这个提议遭到了吕不韦的反对。吕不韦看的很清楚,这项工程需要动用秦国国力的八成以上,需要数十万民夫,最起码要花十几年才能够建成。一旦开始修建,是没有办法停止的。以秦国目前的情况,最重要的就是先扫平山东六国,一旦平定天下,那么再兴修水利也不迟。
况且还有一个隐患。郑国是韩国人,为什么这么热心跑到秦国来新修水利?这会不会有什么阴谋?吕不韦自己也看不准。为了保险起见,吕不韦劝谏秦王先观察一段时间,不要轻举妄动。
虽然吕不韦的思想是老成持重的谋国之策,可他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嬴政才是秦国的主人。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何况嬴政登基为一国之君。在继位后的这一段时间里,嬴政“垂衣端拱,无为而治”,朝政由吕不韦一手把持,自己毫无建树,已经让他心怀不满了。
虽然嬴政很想做主,答应郑国在秦国修建水利,以希望借由此事慢慢收回权力。可这件事的争议本来就很大,秦国大臣摇摆不定的态度让嬴政没有那么足的信心。嬴政知道,要收回权力现在并不是一个好时机,所以也就没有再坚持。不过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人,让嬴政看到了希望。
喜欢大秦帝国之平定天下平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