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最温柔的口吻讲一个绝望的故事

5个月前 作者: 天下小黑

此时,影片几乎将观众带入了一种悬疑的氛围,是穿越时空吗?还是女儿有阴谋地欺骗自己的父亲,找人假扮自己和丈夫。

渐渐地,观众会恍然发现如同之前的体验一再重复,原来这原本就是一个错乱的时空,错乱的人物关系。

而这其实就是老父亲的世界。

因为,一切的时空错乱与人物混乱本来就没有道理可言,这一切全部是患有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的父亲头脑中出现的混乱意象。

一切错乱都没有道理、没有逻辑,只是一位失智的老人头脑中的混乱记忆罢了

明白了这一点,就不难发现影片是以父亲的视角展开叙事。

因此,观众与父亲同频,观众随父亲被突如其来、错综复杂的陌生环境所震惊,就如同每日活在一部悬疑恐怖片里。

为什么说这部电影是一部让人可以“沉浸式”地体验一个阿尔茨海默症的老父亲的世界?

因为当观众与影片中的父亲同频,接受了这种毫无逻辑和道理的错乱时空后,就会渐渐沉浸,沉浸在一种无法诉说的一个人的观影体验中。

这就如同影片中,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理解父亲为何突然性情大变。

因为,也没有一个人能够理解患上阿尔茨海默症的父亲到底在经历着什么。

影片中,老年痴呆的父亲被问最多的一句话是:“你打算花多长时间,把所有人都气死。”

这是一个既伤人又残忍的问题。

但是这句话却会是所有照顾老年痴呆症的儿女们的心声。

无他,对于正常人来说,哪怕是看电影,都看的如同惊悚片一般,而且有些混乱显得是那样的没有逻辑,更何况照顾这样的老父亲的儿女。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更不用说是一个不能以常理看待的“病”人。

问题中间隔着巨大的鸿沟,一端是备受父亲折磨的儿女,另一端是受阿尔茨海默症折磨的父亲。

而这个问题的背面似乎暗含着另一层意思:“你打算什么时候去死?”

当这个问题问出的时候,能够看到父亲脸上的错愕、羞愧、甚至是忏悔,他似乎在某个瞬间看到了自己的所作所为,像个认错的孩子羞愧地低下了头。

甚至于又回到了之前的网友提出的那个问题:没有了记忆,算不算是精神上的死亡?

如果不想这样行尸走肉地活着,毫无尊严地再残喘几年,能不能体面地提前结束自己?

这很残忍,可是却又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影片结尾,最终女儿将父亲送进了养老院,女儿离开了父亲,去了法国。

作为旁观者,没有人能责怪女儿狠心、不负责任,因为哪怕是观影的观众,都已经看到安妮被父亲折磨的精疲力尽和无奈。

而她也有自己的烦恼和自己的生活。

父亲孤零零地坐在病床上,他迷茫无助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谁,脑袋里全是混乱的记忆和丢失的时间,眼前是一条道路直通死亡。

人啊,一个人来,始终只能一个人走,永远都是一个人。

《困在时间里的父亲》用沉浸式的创作方式带领观众切实地体会了阿尔茨海默症给老年人带来的困扰。

正如电影的名字一般,他们成为了困在时间里走不出去的人,没有未来也回不到过去,只能困在自己混乱的记忆里。

在平常,我们更多的是站在旁人的角度去看待这样的老人。

也许会像护工劳拉,只不过将他当成小孩子对待;也许像女儿安妮,更多的是无奈和伤心难过;还会像他女儿的丈夫充满了怨气,恨不得他早点去死。

无论如何,当我们更加了解患阿尔茨海默症的父亲的经历时,我们就更能体会到他的孤独。

这种孤独,是无人理解、无人能助的孤独。是面对病痛、面对衰老、面对死亡时孤立无援的最深刻的孤独。

面对生死,人始终是一个人,一个人孤零零的来,一个人孤零零的走。

李易做了很多准备工作,这部电影真的不好拍。

不止是对于演员的要求高,对于导演的要求同样的也高。

不是说有原版的就可以完美复刻出来,作为导演,你必须知道,这个镜头是有什么具体的作用,这部电影你想表达的是什么东西,然后才能让这些镜头有灵魂。

否则的话,只是空洞的画面而已。

这和李易早前拍的那些相关的电影是截然不同的。

《饺子》里面拍的只是一个阿尔茨海默症的父亲的最执着的爱!最深沉厚重的爱。

《世上最美好的离别》里面,同样的也只是拍出来了,那个阿尔茨海默症的婆婆的外在。

《困在时间里的父亲》为什么那么的特别?

因为这是第一次有一部影片能够让观众如此真切的感受到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到底在经历着什么。

可以说某种程度上是在用最温柔的口吻讲一个绝望的故事!

是的绝望!

或者用一句话来说,父亲的当时的状态,那就是真正的“生不如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