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优,以你之见,对付皇甫嵩,应当如何施展计策?”
董卓一想起皇甫规继室马氏之事,有时候心里也会懊悔一下。()但是,他就是这种死不认错的性子。既然知道后悔无用,董卓便抛弃了无谓的回忆,将精神集中到如何解决当前问题上来。
李儒纵然是智计过人,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皇甫嵩若是敢于公然反叛大汉朝廷,李儒拿他可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但是,既然皇甫嵩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公开反叛的行动,李儒还是能够尝试一下,如何和平的拿下皇甫嵩。
“西京【长安】的兵权,尽在左将军与京兆尹之手。”
现任京兆尹一职的,是敦煌广至人盖勋、盖元固。此人也是凉州名士,出身世代二千石大吏世家,以清廉正直而著称,亦通晓军事。
在汉灵帝时期,盖勋就以他的操守,甚为灵帝所信任。以至于宦官们虽然对他极为忌惮,却也无法扳倒盖勋。最后,十常侍只能将他想办法升迁为京兆尹,从而调离雒阳,才算是摆脱了这位盖勋的口水洗礼。
“京兆尹固然有雄才,但是兵力单薄,不足为虑。只要左将军就范,盖元固亦无可奈何矣。”
“要让左将军就范,别无他法,单在一个‘忠’字上设计,才有可能成功。”
李儒这番话,让董卓听得很不舒服。如果皇甫嵩是“忠义”的代表,那一心要拿下他的自己,岂不是成了反面的奸佞小人?
只是,董卓也知道女婿李儒必然是无心口误,当然也不便追究。要说起来,他对李儒的看中。还在另一位女婿牛辅之上。
“从凉州传来的消息说,反贼阎忠曾在中平元年,劝说左将军起兵清君侧,诛除阉竖,却为左将军严词拒绝。由此可见,左将军对汉室的忠心。堪称当世难寻。”
阎忠是凉州名士,曾于年前时分,被韩遂、马腾等裹胁为西羌叛军的名义首领。不过,这位凉州名士,在数月前已经病死,没有对大汉的政局造成过什么明显的影响。一想到这位名士居然劝说过皇甫嵩造反,董卓对自己近来所做的事情,就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正义感。
见董卓听得聚精会神,李儒的情绪也慢慢的激昂起来:
“皇甫好名。这是优势,却也是他最大的弱点!”
“如果能够以大汉天子的名义,将他调职,再营造出左将军若不服从,便会危及到大汉国祚的局面,我以为,至少有八成可能,皇甫将军会乖乖的接受调职诏令。()交出兵权,以保全他精忠报国的忠义之名!”
李儒的计策无疑相当的狠毒。直接就将当今皇帝的安危作为赌注。不过,董卓对此并不以为意。
关东诸侯们在正式向天下公布的起兵会盟誓书里,除了将董卓宣布为罪魁祸首之外,还极为直接的说到“皇纲失统”。
何谓“皇纲失统”呢?
简单的来讲,就是关东诸侯们认为,当今坐在天子宝座上的刘协。并非正统的皇位继承人。按照他们的意见,真正的大汉现任天子,应当是被董卓粗暴废黜的少帝刘辩。
为什么在刘协登基之后,关东诸侯还敢于公然否认刘协的天子地位呢?
原来,按照当世的礼法制度。如今的弘农王刘辩为正牌皇后所出,才是真正的灵帝嫡长子。当今天子刘协只是灵帝的妃子所出,按身份属于庶子,从继承皇位的法理来说,比之弘农王刘辩天然要差上一大截。
有了这么一出事实,于是,那些关东诸侯打着“皇纲失统”的旗帜,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起兵,而不会被世人目为叛贼。因为,他们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才起兵的,而是为了纠正错误的皇位继承人,扶立真正的大汉天子登基。
如此一来,关东诸侯们不但不是大汉的叛逆,还是大汉的忠臣呢!
当今的天子刘协,既然是由董卓一意扶植,才能皇帝宝座的,董卓如果兵败,想来这位“皇子协”也必不能保有皇帝的地位,甚至是性命。既然大家都是一条绳子上的蚱蜢,董卓要借用一下这位天子的性命,自然能够心安理得。
“如何才能营造出大汉国祚危机的局面,来逼迫皇甫嵩就范呢?”
董卓极为感兴趣的问道:
“以我之愚见,只想到一条。那便是……迁都!”
李儒这句话,就像在董卓的心里丢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大汉自从光武中兴以后,定都雒阳已有近二百年之久。天下之人,无不习惯了将雒阳城当做真正的帝都。如果要从占地百余里、人口近百万、豪门林立、宫室连片的雒阳城迁都,只怕光是这件事情,就足以动摇整个大汉百余年的根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