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的杨姨奶奶正式上工时间不长,也就是十几天的样子,流锦行就做出了让业界惊掉下巴的收购染方事件,这件事情的直接结果,是激得几个抢手的染工跳槽,去了绣雅绸缎行,剩下的染工们也都人心惶惶。
而流锦行折腾了这么大的事情,并没从收购事件中得到多少好处。却只买到几个染方,甚至都及不上跳槽离开的染工人数。虽说买了几个染色方子,可是他们也花了大价钱,有了染方,师傅走了,流锦行一样还得用熟练染工操作。所以,这件事几乎成了织染行的笑料。
可是,人们的小声还没停下来,更让人惊讶的事情就来了。流锦行染出了更好的布匹料子,其中就有当初跳槽的几个染工能染的颜色,而且流锦行染出的料子大多更胜一筹。
正当绣雅绸缎行合计着,要帮栾师傅几个人出头,质询流锦行是否窃取了染工们的染方时,流锦行又染出了新料子,而且是市面上没见过的颜色。这样,任谁也不好再去质疑流锦行是否窃取染方了。说起来也是,偷窃,最起码也是已经存在的东西,不曾有过的东西,哪里能说偷?只能说明人家流锦行自己已经掌握了那些染方。
据流锦行里做事的杂工说,新染色配方投入使用,都是由杨姨奶奶手下的工人指导染工操作。
综合各种信息,流锦行近期的变动,视乎只多了个有着姨娘身份的女子。可是大家决不愿相信,一个女子在不到半年时间里,就能让流锦行的运作,有了这样大的起色。这已经超出了人们可以理解接受的范畴。
更何况,这是很多染色方子。大家都知道,染色方子,那是一个甚至几个染工穷尽毕生,也不一定能得到一个成功的方子。想让人们相信,一个只能做人家妾室的女子,掌握有这么多的染方,那是绝不可能的。
说不定,这就是流锦行用来遮掩真相的障眼法,用这个姓杨的小妾在明处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以遮掩暗中的重要人物,亦或是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
可是,同在京城做生意的赵子章,却从传言中听出了门道。他想起几年前在府州大街上见到的那个,破衣烂衫背着一大捆柴禾的女娃背影。他就是听那个女娃和同伴说笑,得到的启发,才把家里的生意做起来,收揽了京城近一半的木材生意。
他当时只以为那是小孩子随口说笑,误打误撞,甚至是因为嘴馋了,才说到那么个一条街的想法,他也就没当回事。
不单是他,任谁也不会把一个小孩子的随口之言,当做大事吧?何况这个小孩子,一看就是穷苦人家的女娃,能有什么见识?不过随口胡言,撞到正点儿上罢了。
可是,显而易见,张谦就不这么想。现在大家议论的杨姓女子,按年龄推算,很可能就是那个女孩子。
张谦这家伙太狡猾也太混蛋了吧?那孩子当时看来,也就十一二岁的样子,他就能起了这样的心思,简直无异于禽兽!
可是,若流锦行的杨姨奶奶真的就是那个小女孩,当时她说的话也不是随口胡言,那么,他失去了多好的一个机会?
一个新染方在染色的过程中出了问题,冬儿领着几个研发房的染工,在流锦行的工坊里连续看了两天。等她找出问题所在,走出工坊的时候,张谦已经等在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