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也正是因为听了魏征话,照着他说的做,才有了今天政通人和,河清海晏的盛世景象。“魏征啊,魏征!我大唐,不知道还有没有幸运,再出现一个魏征了!”
李世民说这话的时候非常伤感,李承乾也理解他的心情,对皇帝来说,他不仅失去了一位柱国重臣,也失去了一位可以说心里话的良师益友,这份伤感,不是时间可以愈合的。
..........
从承庆殿出来,李承乾走到宫道上,后面的程处默赶紧把自己的大氅解下来,披在李承乾的身上。
“高明,魏相今年六十三了,不算夭折。而且,他走的时候,没遭罪!”
程处默清楚,魏征这辈子,对谁都没好脸色,唯独对太子令眼相看。很多人都说,魏征是偏心,因为太子做的事,顺他的脾气,所以不管对不对,他都支持。
但程处默清楚,魏征生前,从没来没放松过对太子规劝。之所以不像早年那样明着参,是因为魏征觉得,太子是个知错能改的人,且太子的爱民之心,超过了先帝和陛下,这也是他改变谏言的路子的原因。
可不可否认,魏征对太子,的确是偏心,即便很多事,并不符合魏征做人为官的准则,但只要太子开口,他也愿意帮忙。所以,魏征这一走,伤心的不止是陛下,太子的心情也不好受。
李承乾叹了口气:“其实啊,孤对魏相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
那时候,他和建成、元吉的儿子们,及李元昌等皇子,在千秋殿生活。小孩子嘛,打打闹闹总是常有的事。与那些拉偏仗,一味向着旧东宫的先生不同,魏征总是能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对待每一个人。即便是被罚了,也能让人心悦诚服。
记得有一次,魏征打了他手板,李承乾很不忿,下学了也没走,就是坐在那里生气。魏征走了过来,坐在他身边,告诉他,真正的勇者,不惧任何指摘,更无畏任何危险。从那一刻开始,李承乾便相信魏征,是一个好人。
在人人争利的世道,魏征的确做到了世人皆醉,我独醒。他也用十几年的宰相生涯,证明了不贪不占,一样能做出一番功业。
“魏叔玉上书,要为他父亲丁忧。这一本,被陛下驳了。陛下说丁忧可以,但必须夺情。让他以原职,为其父守孝。”
“处默,你替孤放出话去!魏征是没了,但郑国公的爵位还是要传下去的。”
魏叔玉是东宫的人,不管那些跟魏征有仇的,还是想落井下石的,有本事的,朝东宫招呼,谁要是动郑公府的老小,那就别怪孤不给他们好脸。
“这个,你放心!东宫的人,他们还是有算计的,谁敢动手,不用殿下说,臣等自会料理的。”
“不过殿下,这陛下悲伤的不能视朝,也是个事啊,朝野上下是议论纷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