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第372章 吴祖缃的认可

3个月前 作者: 坐望敬亭

其实我觉得大可不必这样,要想让杂志能够保持长久的活力,适当的为年轻人创作一些条件也是理所应当的。”

林朝阳说道:“所以老王才把《人民文学之友》的工作交给你啊!”

过年那会儿,林朝阳去谌容家聚会,王濛给他谈了要办创作函授中心的事,其中就包括了要为《人民文学》创办一份副刊《人民文学之友》的事,并把这件事交给了陶玉书。

上个月,这件事已经文协内部通过了讨论,陶玉书也成了《人民文学之友》的副主编,主编还是王濛。

让陶玉书这样一个年轻编辑成为副主编,哪怕是副刊,也足可见王濛对她的器重,不过这件事在《人民文学》内部倒也没掀起什么议论。主要是《人民文学之友》暂时的定位还只是为了配合创作函授中心而创办的副刊,不一定什么时候就取消了,陶玉书空有个“副主编”的名头,待遇一下没变。

再就是陶玉书到编辑部以来,工作态度和成果也确实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可。

别的不说,光是一个审稿量,她就吊打编辑部所有人。

毕竟这年头可不流行加班,也就她这种习惯了自主内卷的人才会乐此不疲的加班。

“有了《人民文学之友》当然会好一点,但副刊的力度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人民文学》每期的销量一百四五十万份,副刊五万份的销量恐怕都是一大关,影响力与主刊不可同日而语。

虽说是给年轻作家了一点锻炼空间,但力度还是太低了。

人家真要练手,发地方小刊物不是更简单吗?”

接手《人民文学之友》的工作后,陶玉书的压力很大,同时对于领导的理念也并不很认同。

“治大国若烹小鲜。你和老王站的位置不一样,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不同。

站在老王的位置,一切以稳为主,《人民文学之友》的作用更像是一台备用的造血机器。

要是真一上来就一股脑的挖掘大批新作家、新作品,很容易出问题。”

陶玉书思考着他的话,点了点头,“也是,我就是想捧出两个名满全国的青年作家来。也许等我当了领导,可能比他还保守。”

林朝阳笑着问道:“那这回捧捧这个小师弟?”

陶玉书将稿子收回去,“算了吧。你都说差了点功力,我也不能总去跟领导争取,先跟他保持联系,指导指导他。”

时间一晃到了五一,《闯关东》发表至今,外界的反响已经逐渐热烈起来,林朝阳到陶家吃饭,在朗润湖公寓楼下碰上了谢勉,谢勉还拉着他讨论好一阵小说。

住在楼上的吴祖缃听说林朝阳来了,特意跑到了陶家来。见到林朝阳,他满脸笑容的夸奖道:“你小子可以嘛!这回的小说当真不一般。”

吴祖缃叱咤文坛的时候还是在近半个世纪前,能让他忍不住找来跟林朝阳聊起来,可见《闯关东》在他心目中的份量。

至少林朝阳写了这么多年的小说,这还是头一回。

“能得您老一句夸奖,我这小说没白写。”林朝阳笑哈哈的说道。

吴祖缃又拉着他饶有兴致聊起了小说里的一些细节,听着他的解释,吴祖缃不住颔首。

“嗯。你在创作上真是成熟了,有些东西我都没有想到。”

“这都是跟你学的好嘛!”

林朝阳恭维了老头儿几句,哄的他得意洋洋,眉开眼笑。

其实他的恭维也是实话,早两年林朝阳住在陶家时,时不时的就要去楼上跟吴祖缃交流交流,也算是受了吴祖缃的栽培。

他这样的待遇别说是现在的学生了,就是77级的学生们也未曾享受过,几乎就是亲传弟子的级别。

聊了一阵,吴祖缃又忍不住问起了林朝阳后半部的故事,这一期《花城》上只发了小说《闯关东》一半的内容,不光是吴祖缃,所有的读者都一样,对后半部的故事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林朝阳简要的给吴祖缃讲了讲后续的大致情节走向,吴祖缃听了听,摆手道:“好了。知道个大概我就放心了,我就担心虎头蛇尾,现在看来故事还是完满的,保持住了前半部的高水准。”

两人又聊了一阵,陶家准备吃午饭了,陶父留饭,吴祖缃欣然答应。

吃饭时,他对陶父说道:“老陶啊,你们家这个女婿可没白找,给你长脸了!不对,以前人家说朝阳是你女婿,现在得说你是朝阳的岳父才对。”

吴祖缃与陶父是二十年的邻居,楼上楼下住着,关系甚好,听着他的玩笑,陶父脸上的得意很内敛。

“朝阳自己有才华,又肯努力,走到今天都是靠他自己。”

“果然是自家女婿自己夸!”

等吃完了饭,吴祖缃正打算告辞,门口响起了敲门声。陶玉墨去开门,发现竟然是谢勉、洪子成等几位中文系的中年讲师。

原来是刚才洪子成等人从谢勉口中听说了在林朝阳出现在了燕园,立马纠集了大部队来到陶家。

自从变成了图书馆的吉祥物后,林朝阳出现在燕园里的频率比以前少多了,基本就是来陶家吃饭才会出现。

本来平时谢勉、洪子成等人也没什么见他的需求,可最近这些天《闯关东》发表,立刻便在大学校园里兴起了一股追捧的潮流来。

这部小说在学生们中间引起的反响尤其热烈,评价极其的高,洪子成等人都是中文系的老师,小说他们也看了,确实名副其实。

今天正好逮到林朝阳出现,他们自然想跟林朝阳好好聊聊这部小说。

弄明白了情况,吴祖缃哈哈笑道:“这成接力赛了!你们跟他聊吧,我先走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