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张辽、吕布、高顺等人迅速派出大军,以雷霆万钧之势,对俟亥氏部落的叛乱进行了围剿。他们充分利用下辖鲜卑族将士对漠北地形的熟悉,采取了灵活的迂回包抄战术,将叛军围困在一处险峻的山谷之中。
随着号角声的响起,汉族与鲜卑联军的将士们奋勇杀敌,所向披靡,他们的呐喊声、马蹄声、兵器交击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一曲胜利的凯歌。
很快,俟亥氏叛军就被击溃,四散奔逃,俟亥氏族长被高顺亲自抓住斩首示众,俟亥氏部落的反叛之火也彻底熄灭。这场战斗,不仅展示了华朝的军威和战斗力,更让其他还未完全归附的零星小部落深刻认识到了与华朝对抗的后果和代价。他们开始意识到,只有顺应历史潮流,接受华朝的统治,才能享受到和平带来的繁荣与安宁。
经过大半年的整合与治理,华朝终于成功地将北方鲜卑各族基本纳入了掌控之中。但是,表面的大胜之中,还有一个不和谐的音符——魁头,这位曾经的鲜卑首领,不仅又一次逃跑成功,并且蛊惑了一个名叫伊娄氏的鲜卑部落,一同逃往了大鲜卑山(今大兴安岭)。
魁头深知,自己当年得罪过华朝皇帝张循,一旦被俘,必死无疑。而伊娄氏部落的首领,则不完全是出于魁头的蛊惑,而是出于对个人权力的贪婪,不愿放弃作为鲜卑首领的尊贵地位。
毕竟,一旦归附华朝,他头上就要多出许多上级和约束,而且还要交出军权,再也无法像过去那样对普通牧民作威作福,享受奴隶主的特权了。
面对魁头和伊娄氏的逃跑,张循并未感到意外,他深知,要彻底平定北方,就必须将这些不稳定因素彻底清除。于是,他下令北方军区吕布和朔州军区高顺继续联合出击,前往大鲜卑山围剿逃跑的魁头和伊娄氏,誓要将北方彻底平定,不留任何隐患。
吕布与高顺,接到命令后,立即率领大军踏上了前往大鲜卑山的征途。他们知道,这一战,不仅是对魁头和伊娄氏的围剿,更是对北方稳定的一次重要考验。因此,他们不敢有丝毫懈怠,誓要以最快的速度,将魁头和伊娄氏捉拿归案。
而面对华朝的大军压境,魁头和伊娄氏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和压力。他们知道,自己根本无法与华军正面抗衡,于是选择了逃避和隐匿,试图在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然而,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华军的追击如同附骨之蛆,让他们无处可逃。现在的华军,不仅拥有久经训练的强大汉族士兵,还吸纳了许多熟悉草原地形的鲜卑族士兵。
这些鲜卑士兵,在享受到了和汉族士兵一样的粮饷、军服、罐头等待遇后,许多人已经对华朝产生了深深的归属感,甚至愿意为华朝效死力。
在大鲜卑山的密林深处,魁头和伊娄氏部落的残余势力,如同丧家之犬,四处逃窜。他们知道,自己已经没有了退路,只能拼死一搏。然而,面对华军的强大攻势,他们的反抗显得如此无力。
最终,魁头和伊娄氏的藏身之处被华军斥候找到并进行围歼。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魁头和伊娄氏部落的首领被斩首,剩下的鲜卑士卒纷纷举手投降。
随着魁头和伊娄氏的覆灭,华朝终于成功地将北方彻底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