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利用那些庞大的运输船,以及之前缴获的罗马海军舰船,精心策划了一场“渡海假象”。这些船只被满满当当地装载着华朝陆军的士兵,仿佛随时准备发起一场声势浩大的渡海总攻。这样的阵仗,让罗马人如临大敌,根本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和撤离的念头,生怕一旦离开阵地,就会给华军留下渡海的可乘之机。
罗马大军统帅普利乌斯·卡托,此刻也陷入了深深的无奈之中。他深知,一旦让华军抓住空隙成功渡海,那么整个战局都将陷入无法挽回的境地。因此,他只能不断地往防御墙上增派士兵,加强防守,试图用血肉之躯来抵挡华军的猛烈攻势,避免被华军找到任何突破的机会。
这场心理与实力的较量,在华朝海军的巧妙布局和罗马大军的顽强坚守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状态。普利乌斯·卡托虽然无奈,但也只能咬紧牙关,坚持到底。而华朝海军则凭借着这一招“虚张声势”,成功地牵制住了罗马大军,让对方在阵地上付出了更多的伤亡代价。
就在这样紧张对峙、剑拔弩张的情况之下,华朝军队见罗马人一直坚守在防御墙阵地,没有丝毫撤退的迹象,便没有贸然发起真正的渡海作战。他们选择了更为稳妥且极具威慑力的策略——持续进行炮火覆盖。
整整一天的时间,华军的炮声轰鸣,震耳欲聋,仿佛要将整个天际都撕裂开来。
在这场单方面的炮击之中,华朝军队未损一兵一卒,而罗马人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超过一万名罗马士兵,在这密集的炮火之下倒下,鲜血染红了防御墙,伤亡之惨重,令人扼腕叹息。这还是在双方尚未发生直接冲突的情况下,华军仅凭炮火优势,便让罗马大军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
如果华朝军队选择一直这样持续炮击,而不发起渡海作战,那么理论上,只要他们的弹药储备足够充足,罗马人就只能一直被动地承受这无尽的炮火洗礼,毫无还手之力。这样的战术,无疑是对罗马人心理与生理的双重折磨,让他们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与恐惧之中。这样的场景,不禁让人想起了之前罗马海军的悲惨命运。他们也曾是海上的一支劲旅,但在华朝海军的远程舰炮攻势之下,却最终黯然覆灭。如今,罗马陆军似乎也在步他们的后尘,面临着被华军逐步消灭的危机。而华朝军队,则凭借着强大的火力优势与巧妙的战术布局,稳稳地掌控着战场的主动权,向着最终的胜利稳步迈进。
不过,即便面临着华朝军队那如潮水般汹涌的炮火,以及似乎无法扭转的战局,普利乌斯·卡托这位罗马大军统帅,也还是展现出了他坚韧不拔的一面。他深知,此刻的罗马大军已经退无可退,唯有坚守,方能有一线生机。因此,他毫无办法,只能继续不断地向防线上补充人员。他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因为任何一丝的松懈,都可能成为华军突破防线的契机。
为了确保防线的稳固,普利乌斯采取了极为严厉的措施。他明文规定,如有士兵怯敌不进,甚至胆敢逃跑,一律杀无赦。这样的铁律,如同悬在士兵们头顶的一把利剑,让他们不敢有丝毫的退缩之念。
除此之外,普利乌斯还深谙人心之道。他深知,要想让士兵们心甘情愿地为他卖命,就必须激发他们的斗志与勇气。于是,他在军中广泛传播关于华军的恐怖谣言,声称华军一旦占领某地,便会展开残酷的屠杀,将所有不听话的人斩尽杀绝,而活着的人也将沦为华军的奴隶,受尽屈辱与折磨。他告诫士兵们,要想自己和家人免遭华人的欺凌与奴役,就必须挺身而出,保家卫国。
这样的宣传,虽然有些夸大其词,甚至带有明显的煽动性,但却在无形中激发了罗马士兵们内心深处的勇气与斗志。他们开始更加坚定地站在防线上,不断地往防线上填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抵挡华军的猛烈攻势。在他们看来,这不仅仅是为了保卫罗马的疆土,更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家人与尊严。而普利乌斯·卡托,则正是利用这一点,巧妙地将罗马士兵们凝聚在了一起,共同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