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第二百二十三章 戮(3)

2023-09-23 作者: 乐音

丛林法则的精髓就是认为人类社会内部人之间的关系也是竞争的关系而非合作的关系。()[]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比同类更多的生存资源。我换种方式来描述丛林法则思想的核心价值观:通过牺牲同类而获取个体的生存和最大的利益。

丛林法则的价值观其实并不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我们知道原始公有制社会很明显不是丛林法则主导的。公有制社会当然是社会内部是类似于现代家庭的关系,我们家庭内部毫无疑问不是竞争的关系,而是合作奉献。社会主义国家也主张公有制,所以社会主义也不认同丛林法则价值观的。人类社会认同丛林法则价值观的是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还有就是资本主义社会。

丛林法则价值观主导的社会可以见到这样的结果:人类内部的两极划分。高贵低贱之分,精英草根之分,成功失败者之分,优等民族劣等民族之分。这就是人类内部竞争后形成的,竞争胜利者就是高贵的,是精英,是成功者,竞争失败者就是低贱的,是草根。竞争胜利的民族就是优等民族,竞争失败的民族就是劣等民族。

在丛林法则主导的社会里,如果用道德作为一个标准的话,其实很容易看到一个非常普遍非常有趣的现象。

邪恶的人和善良的人竞争,邪恶的人容易胜,善良的人容易败

狡猾的人和淳朴的人竞争,狡猾的人容易胜,淳朴的人容易败

自私的人和慷慨的人竞争。自私的人容易胜,慷慨的人容易败

狠毒的人和仁慈的人竞争。狠毒的人容易胜,仁慈的人容易败

其实用黑社团对比一下。我想大家都可能赞同了,黑社团和平民百姓之间竞争,黑社团成员容易胜,平民百姓容易败。黑社团善良、淳朴、慷慨、仁慈吗?当然不了,如果有这样的黑社团是我们人类之福了。黑社团比的就是谁邪恶狡猾自私狠毒,他就能在道上呼风唤雨。

黑道这样,白道也是一样,既然竞争就是你死我活。办公室政治,谁老实谁吃亏。“政客奸商的道德不如妓女”这句话大家都听到过的。政客也是通过竞争出来的。看看宝岛政坛、美国政坛各种丑闻不断,其实每个国家都一样。无奸不商:企业竞争有句话:商场如战场,如此险恶的竞争环境,什么阴招损招都可以用,所以在企业行为里寻找道德的影子无疑海底捞月,2010年7月14日,香江《壹周刊》爆出霸王国际旗下多款中草药洗发产品含有致癌物质二恶烷,国内各大媒体就此事反响强烈。霸王国际特别发表声明,称所有产品均严格按照华国现行法律、法规及标准之要求规范生产。同时指出二恶烷为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谁曝光的呢?竞争对手。这是什么,就是商战,谁是谁非无从判别。这种行为有德吗?华国发生的奶制品品行业的三聚氰胺事件,微软戴尔在华的二级工厂爆出是血汗工厂。宝岛的富士康的“十二跳”都是被曝光出来的典型违背人性和道德的行为。越是成功的企业越是跨国著名企业其背后越肮脏和邪恶。

所谓的成功者高贵者都是最没有人性的。因为以要想在丛林法则社会中成功,必须抛开道德的枷锁,谁最邪恶狠毒、自私狡猾。最没有人性谁就最成功;谁最善良淳朴慷慨仁慈最有道德谁就是最失败者,生活在社会最底层。

一个原先的成功者最后失败往往是因为后来者比他更没有人性:更狠更恶更自私狡猾。

一个社会是由两类人组成。一类是厌恶竞争者。他们就是生活底层的百姓,他们普遍具有人性。另一类是爱好竞争者。这些人互相竞争,竞争的实质就是比谁最没有人性。胜负的结果就确定了在社会中的地位。所有参与竞争的人普遍社会地位要高于不愿竞争者。

国家之间的竞争也同样如此,丛林法则国家内部是由内部竞争胜利者主导的,国家在外部竞争中也分为爱好外部竞争国家和厌恶外部竞争国家,爱好外部竞争的国家普遍具有强烈的侵略性,厌恶外部竞争的国家没有侵略性。国家之间的战争几乎都是由爱好外部竞争的国家主动挑起的,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华国亚洲各国是普遍不爱竞争者,(这可能是由于东方文化的原因)所以只是抵抗不会侵略。日本德国意大利和美国英国法国是竞争爱好者,轴心国挑战原来的成功者,发起战争看谁更厉害。二战结束后,成功保住胜利者位置的美国等国家得到最多利益,竞争的失败者日本在美国的保护下日子过得也挺好,德国经济也非常发达。不爱竞争的国家就很不好了,朝.鲜一分为二,印.巴分治,越.南一分为二,华国的钓.鱼.岛也是那时遗留的问题,华国是二战胜利国,美国却没有让失败国日本归还华国的钓.鱼.岛。所以在丛林法则世界里不愿竞争就会成为被压迫的底层国家和民族。

对待竞争的态度决定了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是精英还是草根;决定了一个国家在世界中的地位:是被侵略被殖民被掠夺的国家和民族还是侵略掠夺殖民其他国家的国家和民族。道德观或者价值观确定了对待竞争的不同态度,态度导致了行为的不同,爱好和平的人从来不想着损害别人的利益,因此基本上对于竞争没有任何准备,这就是如今社会普遍所说的老实人,老实人不会勾心斗角,不会心狠手辣,不会不折手段,厚黑学、权谋权术一窍不通,其根源是内心的不认同。他只会安分守纪做好自己的事情。而爱好竞争者是完全相反,整天想着怎样将身边的人比下去,因此对于厚黑学、权谋权术之类研究思考很深。城府也很深,老谋深算精明世故、溜须拍马、阳奉阴违、欺上瞒下、无所不用其极。这就是所谓的精明人。

国家的情况也类似。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对于武器的研究开发部署都不会投入比重过大,主要集中在国家内部的问题上。对于侵略的手段策略更是没有深入的研究和准备,因此在遇到战争的时候无法对侵略国家的手段和谋略有充分的准备。爱好竞争的国家则为了战争做足了功课,首先武器的研究开发,战争战略略战术问题细致入微地推敲演练,战争手段多种多样: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等,其阴险狡诈狠毒是和平爱好者国家无法想象的。这种道德的根本差别决定了在丛林法则世界里,一个精明人欺负老实人易如反掌,一个竞争爱好者国家侵略一个和平爱好的国家一定百战百胜。而竞争最激烈战争最残酷的是发生在同样精明人之间或者同样竞争爱好者国家之间,因为双方的战争能力都非常强大。主流文化普遍相信是基因的优劣决定了人的成败。民族的弱小和强大,其实是非常错误的,一个老实人一旦发起狠来,不怕伤害别人,他就会成为强者。一个国家一旦研究外部竞争用于自卫,它就可以强盛起来。

一个有道德的个人或者国家要在丛林法则社会中不被欺负就必须清楚的认识这个社会普遍无人性和侵略性的本质,要有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度别人的勇气,深入研究用于防范自卫。

丛林法则的价值观必然导致违背人性和道德,所以在丛林法则社会中充斥着道德败坏丧失人性的行为来。殖民、侵略、暴力犯罪、贩.毒、出卖朋友、国家、贪.污.腐.败、贩.卖妇女儿童、制造有害商品、色.情、赌.博等等。()所有缺德的行为背后是对利益的贪婪追求。大家要记住丛林法则价值观:通过牺牲同类而获取个体的生存和最大的利益。

纵观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丛林法则指导下的最典型和最普遍的行为可以归结为两个:剥削同类和灭绝同类。

剥削的含义:剥削行为就是在国家政.权暴力保障下,通过控制社会生产活动中某一个关键环节而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行为。

灭绝的含义:通过武力的手段,1.在某一特定地区内夺取有限数量的同类生命以征服对手。迫使对方顺从被剥削的地位来占有同类的劳动果实。2.在某一特定地区消灭全部同类,来夺取对方的生存资源和生存空间。

原始公有制社会没有剥削和灭绝的行为。当然有争斗冲突,但不是上面所说的灭绝行为。人类社会内部是平等的关系、合作的关系。不是竞争的关系。不同种群之间会有冲突,但不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应该和动物中的现象类似。原始公有制跨越到奴隶社会的私有制,原来人与人平等的关系演变成不平等的关系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其中关键的行为是人类的一部分人历史性地用武力制服了另外一部分人,迫使他们成为奴隶,这种武力行为就是灭绝行为,灭绝行为开创了人类的丛林法则社会。

灭绝行为是形成剥削行为的前提和基础,在原始公有制演变成奴隶社会是这样,在奴隶社会之后也是这样。人类社会没有天生的被剥削者。

奴隶贩子从欧洲出发,乘船到达非洲,在非洲通过各种卑鄙的方式俘获黑人之后,他们把黑奴运往美洲,把黑奴卖给美洲的种植园主,然后,再把美洲的黄金和工业原料运回欧洲.这就是被称为一本万利的“三角贸易”,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人,但英国人后来居上,成为“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一天,在广阔孤寂的大西洋上,一艘神秘的海盗船从欧洲驶向非洲沿海。究竟是谁驾驶着海盗船?他们又要做什么呢?原来,这是欧洲殖民者组织的“捕奴队”。“黄金海岸”和“奴隶海岸”是他们活动的主要场所。最初,他们偷袭非洲黑人村庄,烧毁房屋。把精壮男子掳走。这种直接用武力掳掠的罪恶勾当,引起了非洲人民激烈反抗。于是他们改变手法。由他们出枪,挑动一些非洲酋长从事猎奴活动。然后他们再用枪支弹药、甜酒、纺织品和其他小商品向酋长们收买黑人,卖作奴隶。这样,猎奴活动不仅遍及非洲沿海,而且深入内地,给非洲造成了更为严重的破坏。在非洲沿海,欧洲殖民者设立要塞和商站。被掳的黑人成串的押往那里的奴隶市场,让奴隶贩子“选购”。买卖双方拍板成交以后,奴隶贩子就用烧红的烙铁,在奴隶的臂上和胸前打上带有公司纹章的烙印。然后奴隶被关到要塞和商站的地牢。等凑满一批就赶他们上船,运往美洲。运到美洲的黑奴,再运往黑奴市场供美洲的种植园主购买。

从上面的描述中可以看到,奴隶不是天生的,是武力的威胁制造了黑人奴隶。

奴隶社会:奴隶主通过控制奴隶的人身自由即奴隶私有,强迫奴隶劳动,占有奴隶的劳动果实。封建社会:地主通过控制土地即土地私有,以地租的形式占有农民的劳动果实。

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通过控制资本即资本私有,以利润的形式占有工人的劳动果实。

剥削的本质就是被剥削阶级通过劳动创造出物质财富或者精神财富后。仅得到极少的劳动果实,而剩余的劳动果实被剥削阶级无偿占有,不劳而获。这种剥削之所以成功在于:国家的专政机关的保护下,剥削阶级可以合法但不道德的控制生产环节中关键因素:生命或者土地或者资本。奴隶一旦摆脱奴隶的人身控制。农民一旦平等地拥有土地,工人一旦拥有资本,被剥削阶级就可以自给自足。摆脱被剥削的地位。而人身自由是人的权利;土地是地球资源不属于人类的私有财产,就像空气一样。资本原本应该是社会公有。大家平均出钱形成资本建立社会化生产的一个平台:企业,进行共同财富创造。剥削阶级通过控制劳动创造的关键环节迫使被剥削阶级必须依赖剥削阶级才可以进行劳动来满足自己生存的需要。这种明显或者隐性的威胁形成的依赖关系就导致剥削阶级可以不劳而获。因此剥削行为也可以说是合法的持械抢劫他人财富的行为。

大家对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很容易看清,也很容易抵制这种社会制度,如果问一个人:有条件的话你是否会做奴隶主?我敢肯定没有人会说愿意,极少数人要愿意也不敢说出口,人普遍地本能是接受不了直接的限制同类的人身自由任意伤害和杀死。就是大多数的有些良知的资本家也对这种残忍的方式很不屑。媒体报道出华国存在的山.西“黑砖窑”事件:山.西.洪.洞.县等地众多黑心砖窑主,雇用帮凶打手,从郑.州、山.西芮.城、西.安等火车站拐骗大批民工及未成年人(其中包括一些智障人员),用暴力强迫他们到砖窑当苦工。这些民工及童工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4小时到16小时,不给工资报酬,晚上被锁进大工棚,上厕所时有专人跟随,回到大棚继续锁上门。如发现民工中有人干活不卖力或企图逃跑,则用暴力殴打。黑砖窑惨象曝光之后,激起人们极大愤怒,民众纷纷严厉谴责黑心窑主,强烈要求严厉打击犯罪分子,追究当地官员和司法机关的责任。如果问一下对地主剥削农民的看法时,普遍不会理解收地租是剥削的。很奇怪为什么有人会质疑这无可厚非的赚钱方式;到了资本主义的赚钱方式,人们可以说是普遍拥护了。因为大家很难发现这种方式是剥削,没有觉得不公平,打工者拿工资,企业老板赚利润,很正常啊。一个从底层开始奋斗到发家致富的资本家,大家都觉得是他劳动、勤奋、智慧的成功结果,是值得所有人尊敬和学习的。

奴隶社会被剥削阶级要改变被剥削的地位非常困难,要么逃走,要么暴力反抗。难度和危险都是最大的。封建社会农民要转变自己被剥削的地位就相比奴隶要难度小一点了,农民如果自己非常勤劳,老天也非常配合风调雨顺。农民在交了地租以后可以除了自己吃饱穿暖还剩下一些劳动成果,这些财富日积月累就可能买下土地。如果土地能够满足自己的生活所需,他就可以不再依赖地主的土地耕种。被剥削的关系就结束了。如果土地能够更多,这个农民就可以变成地主,将多余的土地租给别的农民耕种,这样农民就从被剥削阶级转变成剥削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如果有足够的钱就可以辞工不再为资本家工作,剥削关系就结束,工人自己开公司做企业当起老板,就成为剥削阶级。

然而这种转变为何要加相对容易?就是说本质上三种社会制度下的剥削地位的转变只是困难程度的细微差别,其实都非常困难。否则奴隶社会就只有奴隶主没有奴隶存在,封建社会都是地主而没有农民,资本主义社会都是老板而没有工人,这样的社会就变成了全部是自给自足的社会了。现实是没有出现这样的历史事实,原因是剥削阶级为了自己的利益必然会最大限度地控制关键因素,让最大数量的人成为被剥削阶级为自己劳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