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通常保持沉默,以免被易小川察觉异样。
“我这就去。”
易小川踏上了前往沛邑的路途。
自从他乔装进城而未被识破后,他频繁地穿梭于市井之间,或是购买日常所需,如粮食、布匹,或是寻常的家居用品。
他手握钱袋,轻捏其分量,意识到储备已所剩无几。
他明白,必须找个生财之道,否则他们的日子将难以为继,面临饥饿与匮乏。
易小川心中满是忧虑,期盼着乱世的到来,然而现实却似乎与他的期待背道而驰。
不久,易小川抵达沛邑的郊野,看见众多农夫在田间劳作。
他原未特别留意,然而无意间瞥见田边堆放的番薯和土豆,他不禁愕然。
这怎么可能?秦朝的土地上怎么会出现这些明朝才引进的作物?
他走近细看,确认无疑。
“真的是番薯和土豆。”
他难以置信地喃喃自语,“可是……”他清楚记得这些作物是明朝时期才开始在中国广泛种植的,但在秦朝,它们的存在显得如此不合时宜。
他向一名歇息的农夫询问:“老兄,你怎么会有这些作物。”
他的话语带着一丝艰难。
农夫擦去额头的汗水,抬头看着他答道:“这是叶轩圣人推广的高产作物,据说咸阳已经产出数百万石。
如今全国都在推广,你没看到最近的报纸吗。”
易小川闻言,全身震动。
数百万石!整个大秦都在种植!历史的轮廓在他眼前模糊,仿佛被叶轩的手指轻轻一触,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易小川心急如焚,不能再坐视不管。
如果任由叶轩推动,土豆和番薯的普及将带来丰饶的生活,百姓安居乐业,他们可能就不会掀起反叛的烽火。
他立刻决定返回山洞,将这个惊人的发现告诉大哥。
“大哥,大事不妙。”
易小川气喘吁吁,双膝微屈,眼中满是急切。
刘邦听到声音,瞬间从草堆跃起,一边梳理凌乱的发丝,一边紧张地询问:“出了什么事?莫非你暴露了,有官兵或刺客追来。”
他肌肉紧绷,随时准备逃离。
然而,易小川的喘息声却让他松了口气。
“不是,大哥……”他接着讲述了关于土豆和番薯的惊人事实。
刘邦听完,表情复杂,显然对这个转变感到难以理解。
在那杳无人烟的深山密林里,刘邦忍受了无数艰辛,只求时局动荡之际能出山建功立业。
然而,易小川却质疑天下是否真的会大乱,这让他的付出似乎变得毫无意义。
刘邦心中满是困惑。
易小川并未察觉刘邦的心思,他的思绪正飘向如何确保历史不会因叶轩的干预而改变。
为此,他们需要制定详尽的计划。“大哥,我们去图安如何。”
他忽然提议,试图打破沉默。
面对易小川的建议,刘邦一脸愕然。
“投靠图安?他们不是外族吗。”
他难以置信地问道,眼中流露出一丝怀疑。
易小川则坚定地解释:“大哥,这是眼下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