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晴一边帮萧母从篮子里面取东西,一边装作害羞的跟旁边两张病床上的人打招呼。因为看到李婶子也在,所以知道中间那个位置的人是王连长,另外一个就不认识了,所以就统一叫叔叔问好。
眼角余光看到萧母拿着饺子愣住,心中一个咯噔,眼神带点余光偷偷瞟了一下,然后就跟萧父说她是第一次做的,不知道味道如何,让萧父别嫌弃,要是觉得好吃,后面会继续给他送饭。
然后装作不经意的跟萧母低语,告诉萧母自己之前看到过一本关于饮食的书,里面曾经说胡萝卜、鸡蛋和虾仁这些食物,都对伤口颇有益处。
正好她记得爸爸最喜欢吃饺子了,这次爸爸受伤了,当然要做他最喜欢的饭食,这样才能让他有个好心情,心情好了身体也就能快点恢复了。
至于这个包饺子的做法,是之前有次悄悄问过指导员家的大花姐,跟她学过包饺子。没想到第一次就能做出来,就是不知道味道怎么样,让萧父萧母尝尝自己的手艺。
萧母听到后果然没有多想,还以为自己闺女真的有做饭天赋呢,第一次就能做成这样,高兴的跟萧父一块儿吃起来。
饺子萧晴有意盐放多了点,鸡汤就少放了点,这样萧母只以为她是第一次做饭没把握好火候,还关心她有没有被烫到。
萧父则是用那只没有受伤的手,行动自如,一点不耽误的大口吃起来。一边吃还一边跟旁边的战友吹嘘自己闺女孝顺懂事,做饭好吃。
还跟战友夸自己闺女聪明,知道把饺子皮做成带颜色的,好看又好吃,关键是还讲究那个什么......哦,那个营养搭配......
萧父满脸带笑的吃着闺女做的饭,并且在另外两个战友的再三要求下,小气吧啦地分了每人两个饺子,让他们尝尝味道,沾沾光。这可是自己闺女第一次做饭,可不能把吃的都分给他们,让大家知道下闺女的孝心就行了。
不过后面的鸡汤,萧父拿着有些犹豫。他转头看着萧晴,征求她的意见:“说隔壁病房还有几个战友,伤的比我严重,更是需要营养。我已经吃了饺子,营养够了,所以......”
萧父觉得他已经吃了饺子,营养已经够了,所以想把鸡汤送给战友喝,并不是浪费闺女的手艺,实在是隔壁那两个战士家属没在,食堂也没有鸡汤。
萧晴知道他们战友情深,自己对军人也有着天生的敬仰和崇拜之情。军人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给人以踏实稳重之感;又如同一棵挺拔的大树,给人以安全感。他们代表着正义、果敢和可靠,这些都是军人的光辉形象。
因为小时候经常听爷爷和伯伯们讲他们当兵的故事,所以在萧晴心底,军人就是可靠和安全的代名词。不管在什么时候,只要看到那抹橄榄绿,就仿佛到达了安全的港湾。
萧晴没有反对萧父的决定,而是态度坚决的让萧父喝半碗鸡汤,吃一个鸡腿或者一个鸡翅。萧父拗不过女儿,最后只好吃了一个鸡翅,然后喝了两三口鸡汤,剩下的则由萧母送去了隔壁。
而王连长也把自己的鸡汤分了一些给同病房的另一个战友,剩下的一大半也送去了其他病房,几个嫂子都已经习以为常,并未加以阻止。
萧晴又陪着萧母他们聊了一会儿天,询问萧母他们午饭如何解决,萧母告诉她午饭可以去医院食堂打饭,正好萧晴送饭来带的饭盒和碗筷就不用带走了,留下来正好派上用场。
萧晴不敢在病房待太长时间,怕话说多了会露出破绽,于是就决定找点活干,看到水壶就说自己去打水,李嫂子则说要跟她一块儿去,顺便给她带路。萧晴看到病房里还有一个水壶,便一块儿拿上,说帮忙一块儿打回来,门口那个病床的人是一个大娘在照顾,看他整个腰身都裹着绷带,估计伤的严重一些。
老太太应该是心疼儿子,哭的眼睛都有点肿了,还在不停的抹眼泪。刚才王连长的鸡汤就是分给他的,之前吃饭的时候,老太太就只去食堂打了粥,买了一个白面馒头和一个窝头。萧父发现后,觉得战友不够吃,所以萧父又多分了几个饺子给他。
路上,李婶子说那个是赵连长,家里的媳妇快生了,还有个女儿才5岁,根本没有办法过来照顾,正好老太太来照顾月子,没想到刚到就接到儿子进医院的消息,差点一口气没上来,后来就一直哭。
萧晴也不禁感叹,当兵的去执行任务,哪里能保证不受伤呀,可是当娘的,又有几个不心疼儿子呀,这也不知道怎么说,只能劝大娘想开点,人回来了就是万幸。
回到病房没一会儿,孙婶子代表参谋长家属,也去其他病房看望相熟的伤员回来了,萧母就让萧晴跟孙婶子一块儿回去,本来萧晴想下午再送饭过来,萧父萧母都不同意,下午军营不派车过来了,萧晴自己过来实在不放心。
后来,萧晴决定每天都来送饭,至少送一顿,让父亲吃点好的,这样伤口也能愈合的快一些,所以下午不来就不来吧,下午她正好去寻摸一下食材,明天再送过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到大院时,已经过了中午饭的时间了,萧晴婉拒了孙婶子的邀请,独自回家了。想到明天去送饭自己却不知道去哪里坐车,也不好去打听,否则就会惹人怀疑,她内心有点焦虑。
整个下午,萧晴都在家里冥思苦想,该寻摸点什么食材给萧父做饭。想着萧父爱吃饺子,那肯定也爱吃面食,不然就蒸包子吧,搞定了菜单,但是还是不知道如何坐车,该怎么找人问下去哪里坐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