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共加在一起,李恒这次收获了足足五万多点声望值,可以说是自他穿越以来数量最多的一次。
看着后台那一连串的数字,让他高兴的眉开眼笑。
他做了这么多事情,除了跟别人说的那些原因之外,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获得声望值。
现在看来他成功了。
在这些事情处理完成之后,李恒带着人进入了广元城中。
在略作休息之后,李恒在县衙的大堂之中召集众将以及广元知县等人召开了一次会议。
会议的议题主要是两个,第一个就是关于一些新的人事任命。
第二个则是关于下一步的安排。
首先是人事任命的问题,李恒将项国瓒的旧部编成了李家军第六营,由项国瓒担任指挥使。
总编制依然是六千人,缺少的兵员以后慢慢补齐。
之所以没有将他们编成城防营,是因为不符合李恒建设城防营的要求。
之前说过,李恒对于城防营的士兵要求都是良家子出身,有田有家有恒产,这样的人当兵起来才会有保卫家乡的勇气。
而项国瓒手下的这些兵虽然跟着他一起守城,但是很多人并不是广元县的人,而且基本上都是失去了土地是人。
李恒日后给他们分配的土地也会散布在各处,不可能全部集中在广元县。况且这些人有战斗经验,用来编成野战部队更合适一些。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些人身上都带着明军士兵的许多陋习,如果将他们留下守城的话肯定会固态萌发,对于当地的百姓来说迟早都会成为祸害,还会影响到李恒的名望。
所以李恒要将他们带在身边,要用李家军的军纪军规来矫正他们身上的毛病和陋习,让他们成为合格的李家军士兵。
李恒另外还给项国瓒配备了一名副指挥使,原本是自己亲卫营的一名千户,骑士出身。
有了这名嫡系的副指挥使,以及后续逐渐补齐的嫡系士兵,李恒就能确保第六营会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他相信人,但是却更相信制度。
李自成看似宽宏大量不计前嫌,但是却正因为如此,给大顺军日后的败亡埋下了很多的祸根。
他在一路北上攻打北京城的过程之中,吸纳了很多明朝的降将。
他在吸纳了这些人之后,依然任命这些人统帅自己的旧部,而且还没有派自己的嫡系将领作为副将来牵制,完全地将自己的后方交给了这些降将去守护。
结果就是在一片石大战之后,大顺军大败给清军的消息传开之后,这些明朝降将纷纷叛变,重新打起了明朝的旗帜,截断了他的后路,很多人后来还投降了满清,给大顺政权造成了严重的打击和损失。
用人不疑这句话说着好听,但是实际上却不能如此天真。
完全相信这句话的人,往往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所以李恒是该大度的时候绝对不会小气,但是该谨慎的时候也绝对不会马虎。
而对于马科,李恒则是将他的旧部编成了李家军第七营,让他担任指挥使。
同样也给他派了一个自己的嫡系千户担任副指挥使。
至于空出来的那两个千户位置,就让下面的百户顺势补上。
至于原本刘骜担任千户的那个千人队的副千户沈川也被李恒正式提拔为千户。
这是军队之中的任命,除此之外还有文官的任命。跟着项国瓒一起投降的还有广元知县以及县丞和主簿等官员。
李恒从项国瓒口中了解了一下,这个广元知县刘守源倒是一个干吏,在百姓之中官声不错。这次守城的时候还在后面帮忙筹集粮草,稳定人心,干了不少事情。
李恒又私下让人调查了一下,的确如同项国瓒所说的那样。
所以,李恒就顺势让他继续担任广元知县。
至于主簿,李恒没有让其留任,因为这个主簿是广元县最大的一户乡绅的家主,考虑到日后要重新进行土地丈量和人口清查,为了避免此人徇私,所以直接就给免了。
而且此人的官声也不太好,据说跟知县刘守源还经常唱对台戏,所以更要免了他。
还有一个县丞,则是一个没什么存在感的人。不过据刘守源自己说,此人倒没有什么太大的野心,才能倒是有些的。
所以李恒就听了他的建议,让县丞继续留任。
主簿暂时也由刘守源自己兼任,到时候李恒会派人正式上任的。
他现在有了文庙,也就不用担心人才缺乏的问题了。
对于这些任命,众人都没有什么异议。
说是开会商议,其实就是李恒宣布早就做好的决定。
接下来就是第二个议题了,下一步的动作和目标。
广元县属于剑州,剑州下辖昭化和广元两县,还有一座剑州城。
所以下一步必然是要将昭化和剑州城拿了下来。
作为川北总兵,项国瓒的防区其实也包括整个剑州。
所以他主动请缨说要带兵去拿下昭化和剑州,还说这两座城池的守将都是他的部下。只要他亲自出马劝说,这两个人归顺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李恒略作沉吟就答应了下来,让项国瓒领着他的旧部去执行这个任务。如果能劝降这两座城池的守军,愿意留下的士兵都编入他的第六营。
项国瓒大喜,感受到了李恒对他的信任,出列单膝跪地道:“末将多谢大帅信重,一定不会辜负大帅的期望的!”
李恒将他扶起道:“尽力而为,若事不可为,也不用勉强。”
项国瓒点头领命。
接着,李恒就提出了要亲自带人前去增援夺取阆中城的第五营的事情。
阆中作为保宁府的治所,肯定是这次出征的主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