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旁遮普省请求底万帮助大修水利设施,就不能不提已经被纳入萨法维统治超过两年的印度河流域如今是个什么状况。
毫无疑问,印度河平原是伊朗沙赫尔治下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有**百万人于此地生活,沿河平原中各大小聚落林立,若是旅行者走完拉合尔至木尔坦之间的道路,就会惊讶地发现两地之间竟然都是一整片被水渠分割又连绵不断的农田,其上有无数的印度农民辛勤劳作,其中生长的农作物也是密集到无法计数。
同时根据税吏的调查统计,旁遮普省被登记入税册的地产在所有同级行政区中是最多的,底万的所有人都心照不宣地将印度定义为伊朗的奶牛,从该省和信德省通过各种名义支取走超过其他省份的大量财富以应付新增支出。
在此之前,印度河流域还被不同政权分割持有,这些小政权的府库储备可是西北方的古列干尼军阀都比不上的。如今一整片平原都为伊朗所有,仅被划为两省进行管理,在大体和平、政令统一的环境下,本地的生产环境大大得到改善。
即便如此,印度河平原依然有不少待开发的潜力,依然有土地因为水利建设的缺失而无法得到稳定的灌溉水源,水利官员都一致保证道:“水渠修到何处,村庄就能延伸到何处。”
优良的自然条件和先进的农作技术所造就的发达农业是印度河平原富庶的主因,本地的种植业产出小麦、水稻、大麦、高粱、甘蔗、豆类、棉花等,涵盖了粮食、副食、饲料、纺织原料、糖料作物和油料作物等品种丰富齐全的各类农作物。
在印度河平原上主要畜养的牲畜首先为水牛,大量养牛不仅能满足农户耕地所需,还让巴扎的皮革和黄油供应都十分充足。信德地区的骆驼养殖同样形成规模,此外宫廷还在印度河平原的边缘地带圈地设立马场以尝试在本地养殖引进自伊朗和阿拉伯的良马,相同的马场还分布在相邻的阿富汗斯坦为宫廷提供马匹。
得益于发达的农业,商业活动在印度河平原十分活跃,乡村充斥着各类收购农产品的商人,粮食毫无疑问占据着主要地位,所有人都热衷于收购各类谷物等农产品以满足城墙之内非农业人口旺盛的需求,同时出售农民所需的日用品和工具或是放贷。
除去粮食外,印度河平原种植最广泛的就是以棉花和甘蔗为首的经济作物。旁遮普和信德两省是如今萨法维治下唯一成规模产出棉花的地区——论种植规模,梅尔夫、德黑兰和法尔斯地区的棉花产出对比印度河的棉田仅算得上是零星种植。
无论是拉合尔、木尔坦还是特达,这些大城市的纺织工和织机都是以千计的,哪怕是名声不显的中小城市也有上千织工,棉纺织业完全能称为是各城市的主业,他们的行会也是最受官员重视的。
棉花的处理工作主要在乡村完成,经过轧棉机处理的原料会先被本地的纺纱工纺成纱线,商人再将这些纱线运入城中的纺织作坊,由行会的工人织成布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