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对方也给出了足够充分的拒稿理由:尊敬的魏铭同志你好,你的作品很优秀,但我们《衡州农报》是以农业为主的报纸,希望能收到你关于粮食、土地、畜牧方面的文章投稿。
魏铭以为农报是农民报或者农村报,结果人家是农业报。
所以这是一次错误的投稿,并不是一次失败的创作。
于是魏铭问老尤带没带信封邮票。
“肯定带了啊。”他拍了拍邮包。
于是魏铭花了九分钱,把这份稿子原封不动装了进去,并写上了《河北民间文学》杂志的地址。
辛辛苦苦写出来的,又费纸又费墨,还搭了9分钱,可不能就这么算了。
老尤妥善收好,他也歇够了,于是艰难地从人群中挤了出去。
老支书放下烟袋:“散了吧,没事干是吧,没事干回家打孩子去。”
人群散去后,魏铭看到了魏涛和灿灿。
他们已经知道了,正在酝酿安慰大哥的话,结果魏铭喊了一句:“这个时间放学了吗?”
想到大哥对学业的重视,两人当即落荒而逃。他也正要走,大队会计魏腾叫住了他:“小铭你进屋一下。”
除了他,还有赵春来,魏腾问:“你们家户口现在还有几个人啊?”
因为考虑到取款需要证明身份,所以魏铭恰好带了户口本。
“四个,只有老幺的户口迁走了。”魏铭回答。
舅舅当时虽然收养了魏涛,但他办手续并不积极。
而魏柳、魏灿的领养家庭都是吃商品粮的,想要把两个孤女转为城镇户口可没那么容易,一直还在疏通阶段。
魏坤就不一样了,张松桥校长想要收养一个孤儿,手续齐全,合法合规,上上下下各个关节都给予了最大的方便,毕竟他有个好女婿。
魏腾点点头,在纸上写写算算,过了一会儿道:“在刚刚过去的1979年,你们家工分远低于全村平均水平,属于是亏支户,明天大队最后一次分粮,你们家需要补五块七毛八,你记得准备一下。”
“啊,不分粮,还要补啊?”
魏铭一阵头大,前世他每年都要补税,不过赚得多,补税也能接受,可现在……
魏腾两手一摊:“我的账目肯定是没问题的,大队长也能作证,不信你可以自己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