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良村站(8)

7天前 作者: 甜文大佬

玉米被雨浇的何止叶真一人,钟北与新人的玉米也全军覆没,只剩下周光霁和林寒一组独苗苗。

林寒心善,将昨天和周光霁抢救下来的玉米分别分给其他三人,分组活动就这么变成了集体活动。

五个人带着玉米一起到磨坊。磨坊是个大大的院子,水泥砌的墙没有粉任何涂料,院子中间摆了一台像手扶滑板一样的大机器,脚下踩着四个小轮子。

周光霁小声问林寒:“那是什么?”

“称,要先称斤。”

周光霁恍然大悟点点头。

出发之前林寒用塑料编织袋装了满满一袋周光霁剥好的玉米粒,挑出来的都是个儿大饱满,金黄红润的好玉米粒。

林寒搬着一袋子玉米粒放在称上,不多不少,刚好五十斤。

因周光霁他们剩下的玉米也不多,几人就共同围在机器旁,看林寒将编织袋子解开口,和磨坊师傅一起,将玉米粒哗啦啦倒进机器的圆盘中。

机器轰隆隆开始旋转,圆盘进入的玉米粒经过机器研磨,完成第一道工序脱皮,从饱满大颗粒变成细小碎颗粒。

师傅指点他们,初磨过后的玉米还要进行再次研磨,让他们在机器出口等着收。

一堆人除了林寒都没有见过磨面,大眼瞪小眼围在机器四周,看碎玉米粒不打招呼哗哗往外流,周光霁手忙脚乱大喊:“堵住它,堵住它!”

边上磨坊师傅一掌拍下他的手,十分嫌弃说:“你这个娃娃怎么不会干活,不用堵。你看有簸箕,用簸箕接住。”

周光霁看看他指的大铁盒子,明白了。

随着机器轰鸣声减弱,玉米的第一遍研磨已经完成。周光霁以为就此结束,师傅又领着他们去了另外一个房间。

这个房间里的机器比刚才的小一圈,一头是长方形铁盒,另一头有一条长长的白色棉布。

师傅给他们讲解,要把刚才脱完皮的玉米粒放在长方形铁盒中,然后将白色棉布条放进干净的编织袋子中,等面粉出来直接装袋。

林寒和周光霁抬着大铁盒子走到里面,用小铲子一铲子一铲子往里面盛。磨粉机器磨得慢,出粉也慢,需要控制速度。而那一边,叶真钟北和新人三人看着白色长条,师傅用夹子将编织袋子牢牢固定在布条上。随着机器逐渐震动,棉布条由软塌塌变成了粗粗的圆柱。

面粉顺势进入编织袋内,不一会儿,编织袋鼓了起来。

叶真和钟北把棉布条中残余的面都干净,两人齐心,将袋子提到门口。白色编织袋内装着黄色细细的玉米面。

看上去和第一天领到的玉米面一模一样。

节目组就等在门外,几人将磨好的玉米面上交,陈导在摄像机后,宣读下面流程:

“从收割到食材,我们经历了完整的过程。现在的这代面粉,不同于之前获得胜利的奖品,这是你们亲手收割、加工、磨出的粉。”

“现在,请领取面粉回家制作午饭。”

周光霁和林寒上前各领一袋面粉,结伴回家。

周光霁回家后第一件事先洗澡,磨面的粉尘沾他一身,有点像沙子黏在身上。

林寒隔着防水帘问他:“您中午想吃什么?”

周光霁一边用洗发水抓头发一边回:“都可以,你做什么我吃什么。”

说完又补了一句:“一会你先洗澡。”

“好。”林寒笑笑,洗洗手到厨房准备。他记得小时候母亲常做一种窝头,玉米面揉成团上面点上红枣粒,咬下去香甜可口,十分好吃。

只是现在没有红枣,只能做纯玉米窝头。

确定好午饭后,林寒翻出一条围裙,用热水将玉米面烫熟,葱白如玉的手按在黄色面团上,开始揉面。

周光霁从他身后进来,带刚洗完澡的沐浴露的香味,喊林寒:“我来,你去洗澡。”

林寒同样和他们一起去磨坊,身上看上去却干干净净。他举着带面的手,不相信的问周光霁:“您行吗?”“小看我。”周光霁大手一挥,走到林寒身边,双手压了下去。

黄色面团带些温柔,暖暖的,软软的。周光霁像玩彩泥一样,把面团捏来捏去。林寒见他玩得兴起,也不再多说,自己出去洗澡。

周光霁越揉越上瘾,一会儿将面团按成饼,一会儿又将饼搓成球,等林寒洗完澡回来,他还在孜孜不倦揉面团。

“可以了。”林寒走到他身边,按一下揉好的面团,面团凹陷下一个坑。

接着林寒找出揉面板,架在灶台边,开始搓窝头。

纤纤手指先是扯出一个小面团,将它揉圆,又再底部按压出坑,变成一个尖尖耸立的小山丘。

周光霁跟着他也捏了一个,凑到林寒面前让他看。林寒柔情的眼睛含笑,夸他:“对,就是这样。”

周光霁得意洋洋开始捏第二个,第三个,捏得五花八门造型凌乱。摄像大哥在摄影机后偷笑,跟拍导演拿剧本拍他一下,小声说:“快拉近镜头,不要笑了,这可是少爷捏出来的面团。”

摄影师连连称是,给小周总的窝头大大的特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