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鲁侯主婚:天子嫁女于诸侯,因为天子与诸侯地位不相等,所以委托同姓诸侯代为主婚。前文提过,宋公爵尊,鲁侯辈分大。】
于是,鲁桓公夫妻二人来到齐国,张罗着迎娶公主的大事。
谁知,齐襄公(诸儿)与鲁桓公的老婆文姜,也就是自己的同父异母的妹妹旧情复发(原本在青春时期就懵懵懂懂、卿卿我我),偷情通奸,搞到一起去了,鲁桓公知道后,刚要发作,就被众官员拉去喝酒、灌醉,随后被暗杀在酒后回宾馆的路上。(此事下一章节详细叙述)。
与自己的妹妹通奸,还把妹夫害死了,齐鲁两国的民众沸沸扬扬,议论纷纷,齐襄公也心中暗自悔恨,只想着要做几件有国际影响的大事,来掩盖这个丑闻,于是就要发动对外战争,来转移国民的注意力。
恰巧这时国际上有两件大事:一是郑国弑君夺位,郑昭公被杀,公子亹(wei)上位;二是卫国逐君政变,卫侯朔逃亡齐国,公子黔牟即位为君。两件事都是国际重大事件。
先拿哪个开刀呢?卫国黔牟是周天子的女婿,刚刚自己又娶了王姬,那就先拿郑国开刀问罪好了,这样才能使各路诸侯畏惧佩服,也能使国内民众闭嘴。
齐襄公又考虑到起兵攻打郑国未必能有十分的把握,于是心生一计,派人送信给郑国的子亹君主,约定在首止的地方相见,签订同盟条约。
注:【首止:今河南商丘睢县】子亹接到消息后大喜,说:“齐侯主动与我们交好,我们国家的地位和政权就稳固了。”
于是就安排高渠弥和祭足一起前去参加同盟大会,祭足却请病假,不能参加。
大夫原繁(也是名将老臣了)私下里问祭足:“新君子亹想要结交齐侯,您应该帮助他多参谋参谋,出出主意什么的,您为什么不随同一起参加呢?”
祭足说:“齐侯彪悍残忍,已经拥有了那么大的国家了,还想着要做一方霸主。况先君(郑昭公子忽,有功与齐僖公,曾想把文姜嫁给子忽)有功于齐国,齐国感念他。现在把子忽杀了,你以为他会怀着善意来结交你吗?所以大国的心思难以猜测,他如今主动示好,与我们小国结交,必有奸谋。这次前去赴约,他君臣二人都有危险啊(齐侯勇悍残忍,嗣守大国,侈然有图伯之心。况先君昭公有功于齐,齐所念也。夫大国难测,以大结小,必有奸谋。此行也,君臣其为戮乎)。”
原繁问:“如果真像您所预测的那样,那么谁来当这个国君呢(君言果信,郑国谁属)?”
祭足说:“非公子仪莫属,他确实有做为君主的才能和气质,这事儿先君郑庄公已经说过的(必子仪也,是有君人之相,先君庄公曾言之矣)。”
原繁说:“大家都说你足智多谋,咱们现在就把话撂这儿,往后看看是否应验。”
在首止,齐襄公安排王子成父、管至父两个将军,各率领死士百余人,环伺左右,力士石之纷如贴身跟随在身后。
高渠弥引领子亹登上盟坛,与齐侯行礼致谢,齐襄公握住子亹的手问:“先君郑昭公,是因为啥死的啊(先君昭公,因甚而殂)?”
子亹脸色大变,惊恐颤栗说不出话来,高渠弥代替回答:“新君因病而死。”
齐侯说:“我听说是祭祀时遇到贼人了,不是病死的呀?”
高渠弥圆不了慌了,只好回答:“原本就受了风寒有病了,再受到贼人的惊吓,所以就暴亡了。”
齐襄公说:“国君出行必然有随行安保人员,贼人怎么能够靠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高渠弥回答:“嫡庶争夺君位,已非一日,各自都有私人武装力量,乘机偷袭,不好防备呀。”
齐襄公又问:“抓住贼人了吗?”
高渠弥说:“至今仍在查访,还未抓捕归案。”齐襄公大怒:“贼人就在眼前,何须查访?你受国家爵禄,却以私人恩怨弑君,在我的面前,还敢胡说八道,我今天就要为你先君报仇!”
喝叫力士,赶快拿下!高渠弥不敢分辩,石之纷如就将高渠弥绑了。
子亹跪地磕头乞求:“这事儿与我无关,都是高渠弥干的。请饶恕我这条性命吧。”
齐襄公说:“既然知道是高渠弥干的,为啥不处理他?你也去死吧!”
命令手下把子亹斩首。
然后把高渠弥带回国内,在闹市中用五辆牛车车裂。
啥叫车裂?就是将罪人的头与四肢,绑缚在五辆牛车上,各自向五个方向,以皮鞭打牛,牛走车行,把人体撕裂为五块,俗称“五牛分尸”。这是最残忍的刑罚。
齐襄公就是想以这个义举让天下的诸侯知道,我是主持天下正义的霸主!同时利用这个残忍的刑罚,来宣扬惩恶扬善的霸主的手段(襄公欲以义举闻于诸侯,故意用此极刑,张大其事也)。
齐襄公命令把高渠弥的首级悬城示众,张榜标题:“逆臣视此”。
将子亹的尸首扔在郊外草草埋葬(藁葬于东郭之外)。
然后派遣使臣前往郑国:“逆臣贼子,已经正法。愿改立新君,修复往日的友好同盟关系(贼臣逆子,周有常刑,汝国高渠弥主谋弑君,擅立庶孽,寡君痛郑先君之不吊,已为郑讨而戮之矣。愿改立新君,以邀旧好)。”
原繁感叹:“祭足的谋略智慧,佩服佩服。”
众大夫商议国君的人选,叔詹说:“故君(郑厉公)现在在栎(li)邑,为何不迎接回来呢?”
祭足说:“逃亡的君主,不可以再辱宗庙。不如立公子仪为君(出亡之君,不可再辱宗庙。不如立公子仪)。”
众人赞成。
于是前往陈国迎接公子仪归国即位。
任命祭足为上大夫、叔詹为中大夫、原繁为下大夫。
派使臣与齐国、陈国结交。
又与楚国求和,许诺年年纳贡,永为附属之国。
郑厉公无间可乘,自此郑国稍稍平安了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