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第67章 宁母之盟

1个月前 作者: 陈七文者

公元前655年的“首止之盟”,是由齐桓公发起的,为了拥戴周太子郑能够顺利继位,树立太子的威望,打击篡位谋权的周王次子带,所以联合八国诸侯,在首止举行拥护太子郑的集会。

可是在正式开会前,郑伯接到周天子的密信,要求郑伯与这个联盟分手,回头去投靠楚国,与楚国联合起来帮助次子带继承周朝的王位。

尽管郑国没有参加这个“首止之盟”的大会,齐桓公还是如期举行,成功地与宋、鲁、陈、卫、许、曹等诸侯签约,共是七国诸侯,歃血为盟。

太子郑亲自参加,但是不参与歃血,以表示诸侯不敢与太子平起平坐。

盟词曰:“凡我同盟,共翼王储,匡靖王室,有背盟者,申明殛(ji)之!”

次日,太子郑要返程回京城了,各国都派出战车兵士护送,齐桓公与卫侯亲自送出卫国边境,太子郑垂泪而别。

史官有诗赞云:

君王溺爱冢嗣危,郑伯甘将大义违。

首止一盟储位定,纲常赖此免凌夷。

郑文公(郑伯)听说诸侯会盟后,将要讨伐郑国,心里害怕了,就打算违抗周王的密令,不去投靠楚国了。

楚成王得知郑伯没有加入“首止之盟”的团队,大喜:“这样一来,郑国就得向我靠拢了。”

于是派使者前往郑国先联系申侯,表达想要与郑国处好关系的心意。

这里先介绍一下申侯。

申侯,春秋时期楚国申地人,以前在楚国为官,口才好,讨好领导,贪污受贿,楚文王挺喜欢他,宠信他,到楚文王死的时候,楚文王害怕后来的君主不能容忍他,就给了他大量财物,让他投奔别的国家避祸,于是申侯逃奔到郑国,在栎邑(河南禹州)为郑厉公做事,郑厉公也非常宠信他,就跟楚文王宠信他一样。

等到郑厉公复辟即位,就任命他为大夫。

由于申侯的这些工作经历,所以楚国的官员都认识他,跟他关系很好。

注:【申国:姜姓,初封为伯爵。其封地在宗周(周王室京城周边的区域)以西,在今陕西省眉县东北,因位于宗周以西,故别称“西申”。后来申侯之女(就是周平王的母亲)成为王后。之后,申伯晋爵为申侯。在周宣王时期,改封申国在南阳,称为“南申国”,后来南申国被楚国灭亡,所以这里的地盘就成为楚国的申地了。

南申国被灭亡后,其族人东迁徙到信阳,形成“东申国”。一说申国始封地在河南南阳的唐河、白河流域,建都在今南阳市北谢地。

周宣王改封的“谢地”,位于淮河上游的今河南信阳,形成“东申国”,而仍以“谢”命名其城,以不忘旧地也。】

申侯私下里对郑伯说:“当今天下诸侯,只有楚国才能够抗衡齐国,况且还有周王的指示要你投靠楚国呢?您如果不投靠楚国的话,齐、楚两国都会对你不利,那样,郑国就完蛋了!”

郑文公被他忽悠的相信了这个理论,于是暗地里派申侯输款于楚(向楚国暗通情谊)。

注:【输款:暗通情谊】

周惠王二十三年,公元前654年

注:【《东周列国志》原文周惠王二十六年,有误。周惠王二十五年、公元前652年薨。】

齐桓公率领同盟诸侯讨伐郑国,围攻新密(河南郑州新密市)。

当时申侯还在楚国,听到这个消息,就对楚成王说:“郑国之所以愿意归附楚国,是信奉只有楚国才能够抗衡齐国的信念。现在郑国在我的劝说下,已归附于楚国了,危难时刻您不去救援郑国,那么我拿什么说辞去交差呢?”

楚成王向众官员询问对策,令尹子文说:“召陵(河南漯河市召陵区)战役,许穆公病死在前线军营中,齐侯爱惜,给与高规格厚葬,所以许国对齐侯感激,关系亲密。如果您现在出兵攻打许国,诸侯必然来救,那样郑国就可以解围了嘛。”

楚成王同意这个建议,亲自率兵攻打许国,围困许国都城(河南许昌)。

齐桓公听说许国被围攻,就撤出围攻郑国的军队,前去救援许国。

楚国得到消息,也退兵了。

申侯回到郑国,自认为说服了楚军出兵许国,从而保全了郑国,这是个大功劳啊!因此洋洋得意,满心指望郑伯封赏呢,谁知郑伯因为上次被齐侯胁迫把虎牢关(河南荥阳市西北)赏赐给申侯而非常不满,所以这次就没有封赏。

申侯不免口出怨言,牢骚不断。

次年,公元前653年,春,齐桓公又带领军队攻打郑国。

却说陈国大夫辕涛涂,自从公元前656年“召陵之盟”撤军时,就返程路程的选择发生分歧,对申侯就有反感。这时就给郑国大夫孔叔写了一封信,意思是说:申侯以前巴结齐国,独自享受了虎牢关封地的赏赐,现在又巴结楚国,让你的君主负德背义,招致战祸,殃及民众。只有杀了申侯,才能使齐国退兵,避免战争。

孔叔就把这封书信给郑文公看了。

郑伯因为以前没有听从孔叔的建议,在“首止之盟”开会前不辞而别,以致招来齐国的两次派兵讨伐,心中悔恨,同时也归罪于申侯。

于是就把申侯找来了,斥责道:“你说只有楚国能抗衡齐国,现在齐国又派兵来了,楚国的救援军队在哪里呢?”

申侯正要辩解,郑伯喝令武士推出斩首。

然后把申侯的首级装在盒子里,派孔叔送到齐军的大营,说:“我家主公当初错误地相信了申侯的话,没能一直跟齐国交好,现在把这个小人给杀了,以此前来谢罪,希望君侯能够原谅我郑国。”

齐侯了解孔叔的人品,很佩服他,于是就答应了郑国归顺的请求。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