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个药炉咕噜咕噜地冒着泡泡,虞泠拿着只小蒲扇轻轻扇着。药香浓郁,冲散了覆盖在屋檐上方淡淡的病气。
闻笛手里一摞几只的碗,叹息道:“药试也试了,也煮了给那些病人,怎么不见起效呢?”
裴贺用一只帕子小心擦拭着唇角的药渍,出声道:“见效需要些时间,切莫操之过急。”
虞泠坐在小马扎上,面色凝重,改进后的药方目前只能扼制却不能根治,难道那蹄粉缺之不可?
她转身看裴贺难看的面色,好奇道:“刺史你怎么了?”
闻笛笑笑,他正用勺舀着汤药,小声道:“我们大人最怕药苦了。”言罢他吐了吐舌头,捧着热气腾腾的药碗小跑着离开。
虞泠闻言低头弯了弯唇角,她取出一方叠起来的帕子,打开后里面放了几颗澄黄的糖块。她伸手捻了一块递给裴贺,道:“大人请用。”
裴贺面色微红,掩饰似的干咳几声,“你随身带糖?”
虞泠缓慢地抬起眼睛,她想起从前在朔北时,阿满总是不愿喝那些苦药,每到那时只要拿出一块糖就能哄好她。
“我有一个妹妹,也不爱喝苦药,她说吃了糖就不怕苦了。”
苦是无法忘怀的,但能被覆盖。人就是这样的,好了伤疤忘了疼,感受到甜后,苦就可以被覆盖掉。
裴贺咽下那粗粝的糖块,甜意在舌苔泛开。
虞泠的脸在上滚的热雾中模糊不清,她吹散些许,似在喃喃自语:“中了醉倒金枝的村人用了药虽退热消肿,可仍旧口不能言,步不能行。那些只是副症,可见真正的毒并未解。”
她眼睛一亮,看见屋檐外院落中廓落的树影,道,
“《本草经集注》中写有,松针主风湿痹疮气,生毛发,安五脏。可安神解毒。不若在解毒的方子中加一味松针试试。”
须得是山巅冬寒凛冽处,凌寒傲雪枝头的碧绿松针。
远山如凝聚的眉峰,浓郁的积云缓慢地流动,经刀风吹散在湖泊中。虞泠伸手取下一枚松针,抖落上面的雪花,在手心扎了扎。
太硬。越古老的青松上生的最嫩绿的松针,其解毒性越强。
她背着竹筐踏在山间的雪地里,转身裴贺正在一片喷薄的雾气里,那双清冷的眼睛对上她的目光。灰色披风,圆领袍的淡青色在其间闪动。
虞泠掌心被松针扎得都是红点,她搓搓手,弯腰捧起一团冷雪。
裴贺上前,走到与她齐平之处:“找到需要用的松针了吗?”
虞泠摇摇头,她背后的竹筐里已经堆了薄薄一层的松叶,多是硬度有余而色泽不足。
“《本草纲目》中记载,松针能治各脏肿毒,风寒湿症。乃百节酸痛之方,你想以此解醉倒金枝的四肢麻痹?”裴贺道。
虞泠有些惊讶他竟然颇懂医书,连连点头,她扯着竹筐的背带道:“其实大人您不必跟过来的,天难路又难行......”
不等她说完,裴贺俶尔走到道旁,在一片杂草的掩盖下发现一串马蹄印。
“这是......”虞泠上前,不由得定住了眸子。
裴贺起身:“有人特意去除了行马过的足迹。”
虞泠细细打量那马蹄印,道:“看这蹄印大小,此骏马至少有六寸高。而我晟朝禁马高五尺九寸以上,齿未平,不得出关。”
“是朔北人!”她猛地抬起眼睛。
裴贺离开北安村上山根本不是为了与她采松针,找到朔北人的踪迹才是他的目的。
虞泠压低了眉梢,将指尖薄雪捻开靠近鼻尖轻嗅:“是马的气息,人还没有走远。”
“曹大人的人在这座山发现了行踪诡异之人,这些朔北人好生大胆。”裴贺凛声道。
虞泠道:“醉倒金枝的毒是朔北人所下,难道战事将近的谣言......”
裴贺恢复了被拨乱的草丛,道:“我此去朔北,一是为云州堪舆图,二则是为勘探蛮人之动向。”自大败南国,朔北便蠢蠢欲动。
“这次在凉州境内的谣言,虽然有米商刻意生事的缘故在,但也不可轻视。”他蹙眉,神情谨慎又凝重。
虞泠惊讶:“看这气息不止一个朔北人在山间,大人竟敢孤身一人单枪匹马而来,难道是要我一女子来保护您?”
裴贺哑言,他只想查探虚实,没有考虑周全。
“松针锋利,可做武器用。”虞泠从背后竹筐里抓了一把碧绿的松针递到裴贺手中,“藏在袖口就好。”
两人不过行了一条羊肠般的隐秘小道,那马驹的气息便愈加浓烈了起来。虞泠上前,拨开齐人高的草丛,一支短箭擦过冰冷的空气朝她左目射来。
她躲也不躲,伸手握住箭柄,反掷了回去。
裴贺察觉到不对,余光看见虞泠微微蜷起的掌心里渗出血渍,滴滴砸在雪地里,鲜红刺目。